括天地,总阴阳,别气化,定灾祥。
“帝曰:夫子之言岁候,其不及太过,上应五星。今夫德化政令,灾眚变易,非常而有也,卒然而动,其亦为之变乎?”
黄帝曰:夫子所言每岁节候之气,不及与太过,其德化政令灾变,既皆上应乎五星矣。今夫岁候之德化政令,其间之灾眚变易,皆非常气之所得而有者也。必也卒然而动,其气始变。其变也,不知五星,亦骤为之变否乎?
“岐伯曰:承天而行之,故无妄动,无不应也。卒然而动者,气之交变也,其不应焉。故曰:应常不应卒,此之谓也。”
岐伯对曰:岁候之气,承天而行,如其岁候之气,与天气相合,故阴阳运化,无有妄动,而星亦无不与之相应也。至于卒然而动者,非四时之正气,乃气之交会为变也。既属气交为变,是以其星不相应焉。
故《天元册》曰:岁星应风,荧惑应火,镇星应湿,太白应燥,辰星应寒,各随其气,相与为化。应常而不应卒者,正此之谓也。
“帝曰:其应奈何?岐伯曰:各从其气化也。”
黄帝曰:其有相应者奈何?
岐伯对曰:时至气正,星无不应,气变非时,星卒不应。其不应者,以其有胜复相兼,本气为之不足也。本气不足,则星无所从,无所从,即无所应,其无所应之中,而复有所应者,皆各从其本气之所化,而应其气之变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