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用了两篇文章讲述了我在购买保险前犹豫不决,从一开始的想要买,到了后面看了各种各样的保险文章后,毅然决定不买,到后来又再次决定买保险的过程:
购买保险的过程(一):买还是不买?
购买保险的过程(二):买!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如何选择保险产品的过程: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最会的就是精打细算,买一件东西之前就喜欢货比三家,看看哪家更便宜,更划算,所以,坦白说,在选择保险产品时,我最开始的时候,首选价格便宜,其他的不在考虑范围内。
一、互联网OR线下购买保险?
毫无疑问,互联网上的保险产品完全符合我对保险产品价格的要求,又便宜又方便,而且还不需要跟代理人接触,免去了被打扰的可能性,多好的选择!
因为想为自己买重疾险,带着这个想法,果断搜索自己关注的各大理财公号推荐的保险产品,将每个公号推荐的重疾险做了一个整理,发现有几款产品频繁出现:
百年康惠、和谐健康、复星、弘康多啦a保
当初最吸引我注意的,并且是我最想买的一款重疾险就是百年康惠,在当时,它是少有的可以选择终身、定期的一款重疾险,最重要的是,保费真的是可以秒杀很多的重疾险,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
于是,我开始有意无意的查找关于百年康惠重疾险的消息,刚好恰逢2017年的双十一,我在小雨伞的平台上看到有活动,购买重疾险首年保费还可以减少,哎呀呀,我立马跟也有意向买重疾险的同事说了,一拍即合,都打算买百年康惠。
我俩就一条条列出关于重疾险的一些疑问,以及对产品的咨询,列好后,就拨打百年康惠的客服电话,对着清单一条条询问,结果呢?
很可惜,让我很失望,得到的答复是,这款是线上产品,他们也不清楚这款产品的一些解读,问谁可以解答?答曰:平台有客服,可以问他们。
试问,当我不了解一款产品的时候,我如何放心买呢?毕竟,这一买就长达将近20年、30年的合同,随便购买不符合我精打细算的性格。
后面,潜伏在一些理财群中,也有人谈到了互联网的保险产品,普遍都说,不懂保险前,不要买互联网的保险产品,因为你不知道如何解读产品合同,你甚至不知道看合同的时候重点关注的是什么内容。最怕的是,健康告知中,无法把握哪些属于必须告知,哪些属于非必要告知,如果不确定情况下就会出现健康告知不详细,或者是不清楚情况就附带体检结果,导致投保失败,在一家保险公司中留下拒保记录。
由于互联网保险产品保费较低,因此,有些产品的对健康的要求更高一些,百年康惠就是如此。
互联网的重疾险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就是保费低,至于缺点,对我来说,如果说我没有一点保险知识,我根本就不知道我的这份保险合同如何解读,如何看,另外就是投保前需要注意的事情,理赔时需要准备的资料,或许有人会说,这些客服就会协助完成,可是,有可能每次都是同一个客服人员服务你吗?可以确保同样的问题不会重复两三次后才能得到答复?
出于这些的考虑,我开始转战线下保险产品。
二、如何选择保险?
线下产品的选择更多了,玲琅满目的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挑的眼花缭乱,每个公司的产品各有优势,该怎么选择呢?
在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过多的去关注应该找哪家公司的代理人买保险,而是去了解不同的保险,它的作用究竟是什么,我该选择买什么保险。
经过摸索后,了解到重疾险和意外险,以及医疗险。一开始,我觉得有了重疾险,为什么还需要买医疗险呢?
简单来说,就是重疾险属于提前给付型保险,医疗险属于报销型保险,说白了,一个是给你钱治病,一个是把你治病的钱通过报销的形式大部分归还回来。
所以,在选择产品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到自己买的保险,保障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买这个保险,可以用下图进行了解:
- 常见小毛病,可以利用社保转移风险
- 慢性病,可以利用社保和医疗险转移风险
- 非重疾的大病,可以利用社保和医疗险转移风险
- 疾病猝死,利用利用寿险和意外险转移风险,注意,此处的意外险必须是含有猝死责任的
- 意外全残,利用医疗险和意外险转移风险,此处的意外险必须是含有全残责任的
- 意外死亡,利用寿险和意外险转移风险
- 重大疾病,利用医疗险和重疾险转移风险
在我们发生不同状况时,需要不同的保险产品去帮助我们转移风险。
学习理财的过程中,深深的了解到一句话:
不买不熟悉的东西,哪怕它再好,不了解就不去买。
同样的,保险也是如此,买对了保险,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不至于在需要理赔的时候,发现买错了保险。
所以,如何选择保险产品呢?首先明确自己买保险的目的,需要什么就买什么。
下一篇跟大家分享我寻找代理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