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出的乡音】
在外求学时,“你是XX人啊,说两句XX话来听听”,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一起聊天时的保留项目。
这个要求似乎很简单,毕竟每个人都在家乡成长十多年,乡音神马的应该张口就来,但在实际当中,尤其是周围没有“老乡”的人群中,刻意说家乡话会总感觉说不出口,能说出的大多也只是几句有代表性的只言片语,说完自己还常常感觉不对味、不对劲。
而当你过节回家,尤其是下了火车听过出租车司机的吆喝,坐进了出租车和师傅说目的地时,脱口而出的话语中那浓浓的乡音,让你自己顿时觉得:“啊!就是这个味儿!”。
【环境的魔力】
如上节所述,我们即使说母语时的口音,也常常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这里所谓“环境”,更准确的说是社会环境,也就是与你沟通交流的他人。当你与父母交流时,父母就是你的环境;当你与朋友聊天时,朋友就是你的环境;等等。环境的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发生的,而不是你经过理性分析后的主动选择。人类沟通以传递意图为核心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会不断地根据你当前的预期、过往的经验和实际的反馈来动态调整沟通的方式,包括眼神、语气、表情、手势、口音等,这个过程中的绝大部分工作,是在你大脑的后台,由你的潜意识完成的。
环境不但能影响你的口音,更能影响你说何种语言(如果你能说一种以上语言的话)。
当你与美国人交流,自然会选用英语,这没什么可说的。但当你有多种选择时,环境就发挥作用了。如当你他乡遇故知,在美国碰到了一个老乡,你们九成九会将英语弃于一旁,开始用家乡话聊得火热。在国外的留学生群体也多会用母语交流,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上进,而是受环境影响不由自主的选择——都是中国学生在一起,不说汉语会感觉“好奇怪”、“不舒服”、“不对劲”。当环境改变时,这种感觉也会随之改变,比如一个不懂汉语的外国同学的加入谈话,那么大家改说英语也会觉得比较自然。
【“人造环境”】
那是不是只要母语相同的一群人在一起,就一定会用母语交流呢?
也不一定,在一些外企或英语角,大家是会主动用英语交流的。在外企,是因为公司的要求;在英语角,则是一种大家都认同并遵守的“潜规则”。无论哪种,重点在于:
所有参与者在心理上都认同了这个规矩,从而形成了一个可以对参与者潜意识产生影响的“场”。在这个“场”中,每个人都默认对方会说英语,也知道对方会默认自己说英语,所以大脑会下意识地屏蔽掉母语这个捷径,并试图调动英语的神经网络进行沟通。
上面这段有些绕,下面来解释一下。人类大脑的运行遵循“最小能量消耗原则”,就是说执行认知任务时,会默认优先选择最省力的方式。在沟通这事上,最省力的当然就是使用母语了,母语的神经回路稳固而高效,耗费的能量最少。但英语的神经回路却是我们想构建的,那么我们就需要用某种方式来改变大脑的默认路径。身处国外,大脑自己也知道母语不好用,会默认接通英语神经回路。但是在国内,我们就需要让沟通的每个参与者都真心认同自己应该说英语,也知道别人会对自己说英语,还知道别人在期待自己说英语(很拗口,但这三点缺一不可),这样就建立了一起一个“规范”,从而抑制汉语回路干涉,使大脑默认调动英语的神经网络。
通过这样,我们人为地创造了一个“语言环境”。
【有何价值?】
我们应认同:在我国的家庭和社会教学条件下,无论是亲子英语还是课堂教学,想要达到最好的习得效果,都需要通过一定的规则或方法建立认同,从而建立局部的语言环境。
对于亲子英语来说,很多家长经常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厌恶家长说英语,有的甚至一听英语就把耳朵堵起来。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家长从说汉语突然转向说英语,转换过于突兀,没有建立认同。而孩子母语强势,本来与妈妈沟通良好,突然间听不懂妈妈说什么了,这让孩子如何接受?有的孩子比较随和,勉强之下可能就从了;有的孩子刚硬,父母又不注意方法,就往往事与愿违了。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English Only”应该是一个准则,但实际当中很多教师自己就中英夹杂,对孩子又如何要求?当然,在我国英语课堂,被广泛使用的教学法本身就有很多问题,从根上就错了,后面也积重难返了。
一个有效的“语言环境”需要坚持和一致性,才能让参与者真正认同。
【预告】
最近两篇文章是在笼统的探讨语言习得是在人与人的交际间发生,但为什么人与人的交际就有这样的效果呢?黑猩猩之间的交际就不行么?人与人之间,有什么独特的东西么?下面的文章中,我们会深入探讨人类独有的认知能力以更多揭示语言的奥秘。一直以来,我刻意避免学术术语的使用,但在下面几篇文章中可能会不可避免,特此前方高能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