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一词经常在不同的场合会听到。有时候是去买东西,想选择一个称心如意的物品,结果搜寻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内心不甘,但又不想在此事上花费时间,只得以差不多告慰自己;有时候是接到一个任务,可能是时间不够,也可能是接到任务后没有及时跟进,亦或是以当前能力不够,结果到了交工之时,虽不甚满意,但也不得不勉强交差。如有责问,此时会堂而皇之以“差不多”来从容应答,好似自己能做到现在的水平已经很好,倘若换做别人不见得能做得比自己好。当然,上述情况应该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发生过,大体是啥感觉也多少会有体会。更甚者,有人还会把“差不多”作为一种大智慧,甚至会说这可是与“难得糊涂”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更加实用,比如想应付差事,这可谓绝佳托词。
胡适先生曾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传》,讲述了差不多先生的故事,他有一句名言“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似乎有种大智若愚,不与世无争的超然。初读时,深深的被种宽广的胸怀与气度折服,自认为无法企及;细思之,又觉不尽然。胡适先生文中的差不多先生买糖不分红白,山西、陕西不分,千和十经常写错,甚至在自己生病时,家人把牛医王大夫当做了给人看病的汪大夫,他也只是说差不多,结果不一会就一命呜呼。而且就是在要断气时还断断续续的说依然在说“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断气。如果能找到给人看病的汪大夫,差不多先生想必也不会因此丧命。但是,差不多先生从不与人计较,尤其是因大夫治疗原因导致其最终一命呜呼时也没有要求医生承担责任呢,这可是值得大书特书,远超国人预期,因此,大家在他死后给他取了一个“圆通大师”的法号,可谓功德圆满。不过胡适先生却在结尾预言如果每个人都成为了差不多先生,中国也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这是胡适先生1924年6月28日刊载与《申报》“平民周刊”第一期的一篇文章。彼时的局势与现如今,截然不同,现在虽然没有成为胡适先生预言的懒人国,但“差不多”的问题却没有解决。“差不多”先生依然存在,可能就是在座的你我。
那与“差不多”相对应的是什么,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词语来说可能就是“极致”、“极客”,简单来说就是要把事情做到精益求精,用一种铁杵磨成绣花针的毅力与标准去做事情。可是我们知道了“极致”、“极客”就能行了吗,不见得,毕竟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干的。只是知道了怎么做并不代表能够去做,能否落实到行动上还需认真考量,正如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学说,倡导大家在具体的事情中去行动进而把“知”实现,不要把知识停留在知道层面。陶行知先生深谙此种深意,其原名陶文俊,后改名陶知行,后来因对知行合一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改名为陶行知。 他曾解释说,我的理论就是行、知、行。行是知之始,知又可以反过来引导行,改名字是力求名实相符,据此可知,陶行知先生与自己内心的“差不多”先生可真真进行了一番较量。
那作为普通大众的你我又该如何去做呢?想必大家心中自有计较,但千万不要仅停留在想的层面,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