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自我学习,学生健康成长
――读《家校合作指导手册》有感(十)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自我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工作者指导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激发其学习与发展的愿望。
那么,学校教育工作者如何帮助家长学会“学习”,学会教育孩子呢?
首先,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家庭教育或亲子沟通困境,促进家长反思。
不可否认,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很关心孩子的成长,也配合学校的工作,但是很多时候操之过急。具体表现在跟孩子交流时,常常是拥有好的开端,却没有好的结尾,最后导致两败俱伤。
W同学的家长就是其中一例。
为了帮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有所收获,我多次主动跟家长沟通。经过推心置腹的交流,我们一起解决了两个问题:
一是家长跟孩子交流态度的转变。每个孩子都有其向善的一面,他们也都有成为好人的愿望。我提醒家长不能一味地关注孩子的缺点,而应该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开始,引导孩子将自己的闪光点坚持下去并不断放大。
(这个建议被家长采纳和坚持了一段时间。随着新问题的出现,母子矛盾再次激化,甚至不可收拾。于是家校再次合作。)
二是采取任务型驱动的方式,让家长和学生被迫和谐相处。我把家长和学生需要共同完成的任务发到家长的手机上,然后家长把这一任务拿给学生看。这样,学生不再有机会跟家长吵,家长也在此过程中走出了亲子沟通的困境。
第二,树立家长学习的榜样,帮助家长感受学习的必要性。
一些家长,对于学生的成绩比较注重结果,而往往忽视过程。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考试成绩的取得,跟他们的学习方法、听课效率、心理健康、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家长应该从多方面了解学生,也需要提升自身素质,如学习和研究青少年行为变化等知识。
为帮助家长感受到自己的知识跟不上教育的步伐,作为新时代的家长,有必要多抽时间学习,我精心组织了一次家长会,安排几个平时善于学习的家长发言。
通过他们的发言,其他家长逐渐意识到家长的自我学习和提升相当重要。同时,他们的榜样示范也改善了教师的工作质量。尤其是C家长分享的《相信相信的力量》一文给了所有人很大的启发。
第三,挖掘家长教育行为中的资源,从点到面,鼓励家长自我提高。
家长资源是一片肥沃的、待开发的土壤,需要教师机智地去开垦。家长们的不同身份,决定了他们不一样的经验和技能,教师要主动挖掘这份丰富的家长资源,为学生的教育服务。
X同学的家长是幼儿教师,平常会教幼儿一些绘画和手工制作。教师节来临之际,家长和学生一起动手为老师做了一张精美的贺卡。
M同学的家长经常做孩子精神方面的导师,为培养和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她经常陪孩子一起到书店或图书馆学习。在家长的熏陶下,孩子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了解到孩子在三八节的时候想为妈妈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花儿,家长陪伴孩子一起找来干树枝和蜡烛共同完成。
还有N同学,在家长的带动下,用彩纸、彩线做出不同的手工作品,在节日的时候,N同学将自己的作品送给了家长。
T同学的家长,在深入课堂的过程中,发现班上有几个同学的凳子坏了,就从家里带来螺丝和工具,主动帮孩子们修好。修理过程中,我让凳子的主人在旁观看学习,了解修理技巧。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经常利用班级微信群和简书日更文,大力放大这类资源,既鼓励这些家长继续努力,与孩子共同成长,也启发其他家长增强学习意识,通过实际行动提高自己的素养。
家长学习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家长在坚持不懈方面有困难,教师就需要经常关注这类家长的状况,多和家长沟通。
为了对家长有更好的指导,在沟通之前,教师也需要查看大量的资料,充分了解各类家长的特点,透彻把握成人学习的机制与心理,从而形成合理的方案,引导家长有效学习,陪伴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