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餐,就在走出房门的一瞬间,惊见漂泊的大雪。
感受到的便是风雪带来的不便,扶起衣服的帽兜,小心翼翼的走着。路面的温度让雪稍微有些融化,脚底有些滑。
回到会议室,回味着这两天蒙台梭利教学法课程中苏小妹老师带来的“看见”,看见自己慢慢迟钝的感受,看见自己慢慢忽略的细节,看见自己习惯的那些不看见。
梳理中,心中泛起一些欣喜,收获后的喜悦。
“看见”自己的“看不见”
突然,身后的房门被用力的打开,感受到一种力量冲进静静的会议室。
房间里的人都知道,苏老师回来了。
“下雪了,下雪啦!”未见其人,已闻其声。“哇塞,你们怎么都坐着不动呢,好安静啊。为什么不去玩雪啊!”
那一刻,我猛然发现,自己在此刻的当下依然看不见!
好久都没有下雪了,如果平时聊天,我们也许会对“没有下雪”有些失望,期待一场雪。可是,雪真的来了,并没有什么真的希望。感受中,少了太多太多!
不管是什么原因,事实让我看见,自己还未真的“看见”!
懂孩子,时刻在身体中,而非脑海里。
一直自诩自己如何懂孩子,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的确能听见孩子心里的声音。
可是,在成人的世界里,自己会浮上专业的虚无中,血液全部给了大脑,四肢僵硬,感官迟钝,从一个天真的孩子变成一个无趣的木头。
看着苏老师与我们在一起,那种孩子般的好奇、活力,不禁为自己的年龄羞愧,为自己钻研理论而好辩的惭愧。
过,尤不及!
我们,都值得享受生活感受带来的快乐
一场雪的快乐,在于那些纯粹的感受,是每一处肌肤带来的讯息,是与他人联结中体会到的美好。而认知、逻辑,往往带来评判,带来影响。
不是与孩子在一起,需要这样。而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值得这样。
于是,我躺在雪地里,仰望着天。手里握着雪,等它融化,手指感觉麻木的那一刻,我扔掉雪水,用力的搓着双手,用力的哈气。那一刻,手感受到的反而是身体带来的热量。下一秒,耳朵的寒冷昭示着它的存在,好久没有感受到自己的耳朵了!
站起身,眼前虽然没有小时候那一片白茫茫的素裹,依然感到纯的美。
思想,似乎有些跟不上趟,你无法兼顾所有的感官,总是三三两两的跑进你的意识里。风声,却是最后一个被“看见”的。并不大,不急不缓的从耳边流过。
那一刻之后,才发现耳朵尖角的触角,有点寒冷中的丝丝痒痒!
回转身,我决定写下一篇文章,让自己记住“看见”,一以贯之!
意犹未尽,联想
想象,是苏老师引导我打开的另一个生命“礼物”。在此之前,我的想象天马行空,可是却缺乏表达。当苏老师让我们尝试吹牛的游戏时,自己脑海中的想象,总是说不出口。
虽然,年纪不小了,已经失去了儿时那种无边际的想象,因为这与孩子的想象有本质的不同,因为孩子那一刻对自己的想象,深信不疑,所以,孩子们并没有吹牛。
而我们知道的越多,也就失去了那份相信。
没关系,我们可以联想!庆幸的是,我喜欢写诗!
春雪
一瞬间,
春雪闯入世界。
给孩子们送上一场意外的礼物,
而我悄悄的为自己打开了一份。
仿佛,
身体通上了电,
四处游走,惊醒沉睡的零件,
一副半旧的皮囊,
抖落一地尘埃。
仔细观赏这是怎样的礼物?
只是一片晶莹的雪花吗?
不,
它来自某朵从天外飘来的云吧,
它来自某条奔腾山川的河流吧,
它来自某处无人问津的深海吧,
它来自某个深山中的树叶吧,
它来自某盏飘香的清茶吧,
它来自某个多情的眼泪吧。
我不知道答案,
我知道,
它肯定来自某个奇妙的地方,
有着意想不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