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镜花缘》之①
今天开始读《镜花缘》,第一次阅读这部古典名著,就被作品中神奇的动植物所吸引,尤其是超大的稻米,吃一粒饱一年的传奇,倍觉亲切温暖。
我是农民的女儿,来自黄土高原,能体会作者对温饱的良好愿望。马斯洛需求理论说,生理需要是基本的需求。饿肚子是人类最原始的生命的体验之一。
《镜花缘》里描写了一种福神奇的稻谷树,名叫木禾。木禾长得就像大树,“长有五丈,大有五围;上面并无枝节,惟有无数稻须,如禾穗一般,每穗一个,约长丈余。”读到这里,我被古人丰富的想象震惊了。
这稻谷所长出来的大米粒很大,“有三寸宽,五寸长”,这样的一粒大米煮熟,足有一尺长。导游多九公说道,当年他只是吃了一粒大米,竟然足足饱了一年之久。
木禾在《穆天子传》和《山海经》中都有提及。我不相信有这样的神奇的稻谷和大米。木禾是农耕社会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对于丰沛食物的一种渴望罢了。
读到这里,父亲慈祥的面容又浮现到眼前。那是很多年前,深秋的晚上,父亲在家里的地上撸高梁。他举起手中的高梁穗,墙上出现了大大的影子。
父亲看着墙上,无限神往地说,等高梁长这么大,我们就不要挨饿了。我正爬在土炕上玩,听到父亲的话,顺着父亲的手臂指引,找到墙上的影子。
多么大的两个高梁穗!穗子硕大饱满,籽粒清晰可见。墙上的高梁穗有两三尺长,像火举一样印在墙上。现在还记得父亲当时充满期待的眼光炯炯有神。
冬天父亲在脚地抠玉米粒。休息的时候,父亲拿起玉米棒子在墙上比划。父亲手中的玉米棒子在煤油灯下发着诱人的光。父亲设想墙上那个大玉米棒子能抠几升几斗。
在煤油灯照射下形成饱满的穗棒影子虽然不顶饱,却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希望。让我们的童年不再受贫困的威胁,虽然生活在饥馑年代里,仍能健康成长。
民以食为天,作者慈父般的厚爱通过一粒饱满的稻米记录下来。几千年来,粮食始终是我们这个农业国的经济命脉。读到木禾,就会想起老屋墙上的高梁穗和玉米棒子。
我记得,袁隆平老先生曾说过,他做过一场梦。梦到在一棵巨大的稻草下乘凉。这也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说不定在不久的未来,木禾还真的会出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