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非常红火,不少科技、互联网公司都在往上靠,比如:脸书(Facebook)干脆把公司名都改成了Meta等等。人们希望运用科技打造一个与现实世界并行的场景,让普通人也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
当然,元宇宙(Metaverse)的设想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博士个人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针对目前尚处于概念阶段的元宇宙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是觉得:现实中的宇宙探索固然重要,但是对于普通玩家来说,丰富的虚拟世界还是很有价值的。
就拿太空旅行来说,如果大家想要更近地去观察宇宙中的星体,需要支付一笔不菲的费用,比如:目前性价比最高的英国维珍银河公司提供的太空座位是45万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290万元)。老百姓肯定是无法承受的,不过我们可以去游戏里近距离观赏星体!
《我的世界(Minecraft)》是目前在全世界极具人气的沙盒游戏之一,开放的玩法可以让玩家自由发挥想象力,实现一个又一个的脑洞创意。有一部分玩家就将目光放到了浩瀚无垠的宇宙,他们自发学习许多天文知识,试图在虚拟游戏世界中去探索神秘、令人眩目的星海。
想必大家和博士一样,看到上述这些照片的时候,还以为是某位天文学家的现实观测记录照片。而实际上,这些却是玩家“SrMustard”一个人在《我的世界》游戏中打造的,他为我们重现了宇宙中“类星体(Quasar)”吞噬一颗恒星的过程!
看到这里,想必已经有好奇的玩家去搜索“类星体(Quasar)”的相关知识了,博士也就不赘述了。庞大繁杂的星体其实是一个个的像素方块构成的,“SrMustard”先是在脑袋里构思,然后用休闲时间慢慢打造,过程中使用了WorldEdit工具以及BSL着色器。他大约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将上述让人叹为观止的场景打造了出来,具体工时大约是20到30小时。
当然,“类星体(Quasar)”与恒星之间的比例还有待商榷,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类星体(Quasar)”能够吞噬一切的震撼!现实生活中,我们根本不可能有机会乘坐太空飞船跑到“类星体”的周边,去观看它的进食过程,而在游戏里则是完全可以的。游戏的一大魅力就在于此,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