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情侣都会吵架,他们无法原谅对方的所作所为,但却狠不下心来提出分手。
虽然很多人都说“拜拜就拜拜,下一个更乖/帅”,但同时又有很多人担心“分手就分手,下一个更丑”。
这两句网络流行语虽然是从外貌的角度来评价分手,但是深入思考,我们可以发现,事物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人最害怕的就是失去对事物的控制感,最害怕的便是独自去面对未知的恐惧。
所以很多人处于矛盾中,一方面想分手,另一方面却又担心找不到更好的ta,亦或是对分手的标准感到疑惑。
面对这种矛盾,人们不妨想一想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如果经过沟通,对方依旧不能给予自己需要的,那么分手不算一个坏的选择。
毕竟你们以后还要结婚、还要生孩子,一生会经历无数的波折,如果两人不能进行无效沟通,那就注定会吵无数次的架。
就像用钉子钉木板一样,虽然能够拔出来,但伤痕依旧存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伤痕会越来越多。
所以如果一段恋情中有这种恶性循环的倾向,那么分手其实是对于双方的一种解脱。
“长痛不如短痛”,在恋爱中,人们应该看清楚事物发展的趋势,而不是用静态的眼光去看现在。
当断则断,不要优柔寡断。
或许分手只是让你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内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但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些。
熬过去了你便会对自己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会更加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下一段恋情也会顺利得多。
懂得舍弃是一种财富
现在的人总是太过于在乎得失。
小孩和我们会因为一颗糖破涕为笑,可以与朋友“扇唐纸”玩一下午,可以看一本书到黄昏而恍然未觉。
可现在呢?几乎所有人都为了钱而奔波,钱已经成了很多人快乐的源泉,以至于“有钱人的快乐我们无法想象”这句话被许多人当成至理名言,可见“金钱至上”对我们的毒害有多深。
钱,归根结底意味着物质财富,有了钱,便能吃好的、喝好的,住别墅、开豪车。
可是,人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满足了一分需求,便想要二分的满足,满足了这一个需求,却又想另一个需求得到满足。
例如,有人花了多年的积蓄买了一台车,感到无比的满足,觉得自己终于也算“有车一族”了,但是当他看见朋友买了一辆比他更好的车,他就会觉得很不是滋味,开始变得落寞。
过度的需求使人抑郁,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现代社会很多人便是处在这样的一个怪圈中,以至于开心的成本越来越高,整日郁郁寡欢,难得开怀一笑。
懂得舍弃是一种财富。
并非提倡顺其自然、听天由命,而是建议大家在追求财富的同时停一下脚步,感受一下生活中的美。你会发现你的ta今天似乎有点好看,你也会发现天空有点蓝。
你也可以用一个笔记本记录下每天发生的趣事,你会惊喜地发现原来你挺幸福。
断舍离,是最顶级的自律,当断则断、懂得舍弃是我们每个人寻找自我的必经之路,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感悟,活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样子。
“爱情的试金石”
斯滕伯格提出了爱情三元理论,并在其后附上了“判断对某人的喜欢程度”的一张测量表,分数范围为15分~135分。
每个问题有9个权重,1代表最否定,9代表最肯定,最终通过你的得分来判断你到底有多喜欢ta。
这张量表能够从多个方面评价你对ta的态度,如果人们举棋不定,可以试着通过专业的、客观的心理测量来探索内心对ta的真正态度。
态度分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外显态度就是人们能够意识到的对某个事物的态度。
比如自己通过做测试题测量出的态度,但这种测量结果有时是不准确的,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当天心情不好,或者是刚与对象吵过架,或者是身体状况堪忧。
而内隐态度则是指人们无法回忆起的经历所留下的无意识痕迹,这种痕迹能够影响人的行为。由于不受人的控制,所以它通常是准确的、客观的。
花/虫实验范式就是一个测量人的态度的实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试一试,它被誉为“爱情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