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形之刃
陈研一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在阅读之前我很好奇,作者为什么会给这本书取名《无形之刃》呢?“无形之刃”是个什么玩意儿啊?
往后翻,书的封面上写有《民法典》 184条条例: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哦吼,我更加好奇里面的内容了。
等我看完之后,情不自禁为它点了个赞,直呼过瘾!我觉得作者的取名能力真的是绝了,也理解了为什么会在封面上印这么一句话。
我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悬疑推理小说,还是一本赤 裸 裸的揭露人心,人性的社会心理小说。
孟子主张“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则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他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
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我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在这本书中,满满当当透漏出的都是“人性”。但我又觉得这种人性不全然能限定是人的自然属性,多多少少也会有社会的影响。
我认为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还是很容易被它影响的。
当你听说同事好心帮别人办事反而被倒打一耙之后,恰巧碰到有人因一件棘手的事情而焦头烂额,其他人都不愿意帮忙,你还愿意上前帮助他吗?
全书就是由一个广为探讨的社会问题贯穿的。
网络爆贴《是坏人变老了,还是老人变坏了》中涉及的两位失德老人相继被害,凶案现场留下“老人变坏了”的字迹。刑 警钟宁和搭档张一明通过多方排查锁定了嫌疑人,在后续的调查中,他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秘密️,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还是被令人唏嘘的谜底击垮。
现实生活中的黑暗相比书中描写的有过之而不及,故事来源于生活。
书中帖子里的内容是些“老年人不排队抢座,推搡,在电梯里吐口水,遛狗不牵绳子之类的小事”。现实生活中则还有一些损人的大事,比如“摔倒老人讹人”。
原本好心帮忙却被碰瓷,救助者变成了所谓的“加害者”。可能之后谁也不愿出手救人。
这原本是一件多么稀松平常的小事,可为什么会恶性循环,变成一个恶掠的社会现象呢?
爱德华·诺顿·洛伦兹提出了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该效应说明了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一个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
正如陈研一《完 美嫌疑人》系列的策划编辑施施小洛所言,“人心冷漠,是一把无形利刃,而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无形的利刃,是否在我们未注意到的时刻,影响了谁和谁的一生。”
不再纠结人性的善恶,从古至今都没能让人想明白的问题就不用再去想了。
有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做不到内心冷漠,就凭心去做好事吧,毕竟法律都在保护我们。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