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秀、播、拍、聊、赞、转等数字读写文化现象,在社交网络蔚为壮观,庞大的生产消费者群体中,青少年是主要参与主体。数字读写文化的积极作用有三:一是为青少年提供了表达和社交的机会;二是丰富了青少年的文化生活;三是发展了青少年的数字文化素养。数字读写文化体现了新的价值观和新型社会关系。
我们要把数字文化素养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字素养是对媒介和信息素养的新发展。数字素养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生存技术的素养,包括数字信息理解、数字环境交流、数字工具使用、数字安全意识等;另一方面是作为文化实践的素养,包括基于数字工具的自我表达能力、高雅的数字文化品味、健康的数字社群关系等。数字文化素养培养的目的是,把学生培育成健康的文化实践主体。
我们要给学生在网络世界社会关系建设的能力,也要给学生在现实世界社会关系建设的教育。
教育培养人是促进一个人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要求和社会规范,学生需要了解、理解、内化社会的各种规范,这是学生逐步将自己融入到社会之中,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马克思在诸多著作中都对人的社会关系本质作出了论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必须是社会的存在,是处在一个有条件的、可以切身体会到的现实状态下,通过感性活动与周围的事物展开连续的交往互动产生出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社会就是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是以人们之间的交换活动为根本内容。
社会关系是一种主体间性关系,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进行的活动,总要与他人建立不同的联系,与他人交换不一样的活动。人既生活在形形色色的关系之中又在其实践活动中创造着这样那样的关系。
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两个成长任务,一是完成自己的社会化过程,二是要建立起自己良好的健康防御机制。
在实际中,有被宠坏了的孩子,他们常常生活在一个养尊处优、处处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环境中,父母或老人因为过度溺爱而对孩子不提任何要求,孩子就养成了为所欲为、不考虑别人感受和要求的不良习惯;还有被隔离的孩子,即家庭管教过严,不容孩子与社会接触交流,结果孩子的成长脱离社会现实,对社会感觉陌生甚至恐惧退缩,没法很好地融入周围的社会环境。
防御机制不成熟,不能用有效的策略来应对外界的各种刺激,比如用逃避或歪曲的方法应对诱惑或压力等。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有效的防御策略:预期、合群、利他、幽默、坚持己见、自我觉察、升华和抑制等。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体验时,如果没有稳定的行为规则,就没有遵守规则之后获得的成功体验,更难以体验到所有的人在遵守共同原则下进行活动相互和谐、彼此协作的经验,他们同时缺乏自我观察、自我反省的能力。一是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需要,二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和途径满足自己的需要,三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自我中心,没有自我控制能力,四是没有合作意识,在团队中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和角色,行为特殊。
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从家庭开始逐步实现的,首先是父母代表着社会规范的执行者,让孩子在安全和充满爱的环境中接受社会规范要求,然后逐渐接触和走向社会,在学校完成进一步的社会规范化要求,养成良好习惯,完成个各阶段的发展任务。(19.03.21《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