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题是从昨天的“无能狂怒”衍生深化而来。
最开始是因为“不计较”这个词:
-她没读过书,你和她计较这些做什么?
-她对你付出了那么多,你计较这些你还有没有良心?
或者某一人在道德上或者某些现象上看起来处于弱势地位,你便不能同他们“计较”,否则便是没有道德、没有素质,衍生到:你怎么还是个大学生?白念这么多年书了。
可是真的是这样么?我读了书识了字不是我在人格被侮辱、自尊被践踏、权利被侵犯的时候只能忍受不能反抗的理由,更不是我去宽容、无底线忍让的理由。
后来我想到“平等”与“一视同仁”
因为我将从某一层面上看起来似乎比我弱势的人视为和我完全对等的人,所以我要和她掰扯清楚,所以我要捍卫我的人格、尊严、正当权益,所以我要告诉她在这件事情上我的想法与对方的想法区别在哪里,出发点在哪里,那些地方是需要改进的;从人格上来讲,任何身份、任何年龄、任何职业的人都是无差别的,都是平等的,在客观事实面前都应当“一视同仁”。
但我终究还是太年轻,这样的一视同仁还是太单纯了,太理想化了。
最后我想到两种状态,一个是较真儿,一个是通透。
太较真儿的人,在任何事情上都要分个子丑寅卯,追求绝对的公平正义,太过刚直了一些,太犟了一些,这样的人,对别人来说太“麻烦了”。她们不理解明明是很小的一个事情为什么要抓着不放。就此,我一开始想到的是:因为受委屈的不是你们,所以你们云淡风轻,一片岁月静好,还嫌弃我事儿逼制造矛盾添麻烦。
但后来我想到,是我太单纯了一些,除了较真儿,还有一个词儿叫“通透”。
真的有智慧的人,比起较真儿她们更通透,解决问题的方式更为灵活。面对世间纷芜,她们有更多的宽恕心、包容心和慈悲心;太较真儿的人一般都活得不幸福不自在,因为物质社会生活节奏太快了,人性太复杂了,凡事都要讲求绝对的公平正义的话太累了,也没有谁有那个耐性和能量愿意听你“较真儿”的把事情钉是钉,卯是卯的掰扯清楚的。也没有几个人能将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断的公正公平清楚彻底的。
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希望有一天我不需要再那么“较真儿”,活得通透自在,淡定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