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节课上我们探讨了学习的目的,而这一节课我们要开始往怎么才能实现我的目标上来走了。
我们学习并不是为了外在,而更多的是为了自己那个更远的志向。但是如果我们一直没有办法思考怎么才能达成我们的目标的话,那么我们可能就会陷入一种迷惘的状态。
论语中就有一则是这样说的:“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谓的罔,意思就是迷茫,而怠并不是懈怠的意思,而是空想死寂。
学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1个是关乎学科的,第2个是关乎我们的生命的。学科的学特别好,理解意思就是我们在上课时所学到的知识,而生命指的并不是外在的知识,而是我们生命之根本也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大道。学是一个观点,这是一个外来的事物,他需要经过我们的思考消化才能转化为我们自己的。学习其实也是一个接受的过程,是一个别人给我们输入的过程,当然这个别人指的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一本书,一个视频等等。在我们接受了更多的知识之后,我们可以在曾经的志向的基础上更加得以完善。学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我们不接受更多的思想的话,那么我们就会一直受困于自己的那个小小的范围之中。所谓思,就是一种对话思考。思,可以被说是将别人的思想加工后变为自己的思想,这是一个转化的过程。
如果我们只是单单自己在思考的话,很多时候都是找不到答案的,我们需要别人来启发我们,我们也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们更多在我们世界之外的知识。因为并不是所有人能够像所谓圣人一样自己悟出诸多道理的。如果我们单单只是听到了别人所说的这个道理,而没有真正的理解他背后最深层的原理最深层的含义的话,那么我们是没有真正理解的。当我们获得一个观点,我们需要经由自己的思考提出质疑,然后再加以自己的理解,才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东西。这就是学而思一个对话解决问题的过程。我发现很多时候我经常会落入一个思而不学的境地,我会去思考为什么我要来学习这些东西,为什么我们要去巩固一些知识,我们怎么样才能想到更多的知识从旧的知识里汲取出来,但是我并没有去书本从其他人身上找出答案,而是光靠自己绞尽脑汁的想。当我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去学,但是事实上我们应该是要去读更多的东西的,我们去看别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或许对我们自己也会有启发。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他们也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方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每一个与我们交互的人都有我们能学习的地方,都有他自己的长处,都有我们可以请教的地方,不管是多小的人,那里的精神总是会有光亮的。就比如骆驼祥子里的祥子,他虽然只是一个车夫,但是他在很多时候做到了我们常人没有做到的自律。就像我们当时学习的小人物的光辉一样,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光辉,虽然不够大,但是也值得我们学习。
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改之就是在看到别人有不够明亮的地方的时候,不是第一时间去指责别人,而是对自己有一个反思。就像我们曾经学过的《我曾七次鄙视我的灵魂》中说的一样,再看到别人一些不好的行为的时候,他通向的是他自己的内心,他在思考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样做得不好的时候。如果一个人与我说话时,或者与我对话时,发现了一些他对我的观点不理解的地方,但是他却用很粗鲁或者很浅显的语言来讥讽我的观点是,其实我们不需要与他争论,因为这只能代表,他与我们并不在一个层面上,我们所需要的是儒家中经常说到的恕,在别人无法抵达一个高度的时候,我们最重要的还是要望向自己的内心。我们作为所有人的师者,也作为所有人的朋友,在彼此触碰底线的时候是可以引导他的,但是在道德层面的所有问题永远都是应该我们向内思考的,因为道德是用来反思自己的。
孔子曾经还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他的观点,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之中的观点是一样的。见贤思齐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过程,我们需要朝向看齐那样的贤人。但是当一个人不贤的时候,由于这是一个道德问题,我们也不应该批判他,而是思考自己是否也曾经有过同样的现象,思考自己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可以怎么面对。很多时候在我们生活中遇到一些举止粗鲁的人或者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反应都是很激烈的,但是在我们上完课之后,老师也教导我们应该要去宽恕,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层级都是不一样的。
当然在生活中并不是我们不断的宽恕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在我们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道德上面的问题,或者理性上面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去考虑那个人是否在那个方面比我要更差,因为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长处的,就像上面所说的一样,当那个人在一个方面能比我做得更好的时候,我们应该去向他学习,而不是因为在意自己的“名誉”而不愿“拉下脸面”去问那些问题。当老师愿意问学生问题的时候,他拉下的是自己的身份。当父母问孩子问题的时候,他拉下的是伦理上的辈分。在中国的道德中,最注重的其实就是一个身份问题,其实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一个不好的现象,因为你没有必要因为一个人的身份而不愿意去问他一些你不懂的问题,但是在时间的沉淀之下,这个身份就成为了糟粕。
在我们获得了自己的思考的时候,在我们在某一个时候被点亮的时候,我们就是真正的学明白了。但是时常我们也会在课堂中神游,这个时候就如论语中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一样,如果我们在学知识的时候,没有能够点亮我们的地方,能够启发我们的地方,那么我们可能就是迷茫的。在我们知道了一条道路,但是无法通向其他方向的时候,我们无法举一反三的时候,可能就是我们茫然的时候。当我们能够联系事实联系各种新思路的时候,那我们的思考便发生了,那么就说明我们并没有落入一个迷茫的状态,而是一个学而思的过程。所谓学而思就是在学习到知识之后去辩证思考质疑,也就是这一则对话中所说的“愤”与“悱”了。我们需要通过我们的知识,去让我们的道路更加明晰,在这期间我们的大脑不是不思考的,我们不能光靠外界给我们输入的道理,因为如果仅仅去看那些道理的话是无用的,我们是没有自己真正的理解的,那么今后我们也不会再记得那些道理了。
在我们真正理解了自己的道路之后,能够锲而不舍的做下去就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有很高的资历,但是却不愿意去努力,不愿意向上攀登的话,即便很快就能够达到更高的层次,但是仍然是功亏一篑的。我们能够成功的做成一件事情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愿不愿意努力,即便像增生这样垄断的人在他自己的努力之下,仍然能够创造出一番自己的事业,这是很了不起的。这一点,并不在于你的知识面是否广大,而是你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决心。只有有决心之后,人才能一直进步。所谓苗而不秀,说的就是。一个功败垂成的问题,即便他已经生出了芽来,但是他不愿意再继续努力,那么他就是没有方向的,因为他没有能够努力的方向,所以他才会最终放弃了自己。如果一棵苗秀而不实的话,与前者一样,他是没有自己的方向的,没有明志的,即便他有了目标,那也不是他的终极的志向。在我们明确了自己的志向之后,一定要继续努力而不是半途而废啊。
在我们获得了自己的志向之后,并不代表我们就不会有任何的关于知识方面的疑惑了,因为所谓的之代表的并不是知识层面我们是否明白的所有的道理,而是我们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在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后,我们在逐渐的,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当然知识其实是学不进的,所谓学员或为编,意思就是在我们不断拓展知识的过程之中,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也许那些认为自己什么都明白了的人,才是一个无知的人呢。仍然在读初中的我们,自然无法了解世间所有已知的知识,所以我们自然是无知的,但是这份无知其实也是可贵的,因为无知也是一种智慧。在我们明白了自己的无知的时候,再去学习,我们便不会再抱有一种轻浮的态度,也会更加明白这个世界的广袤。王翰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观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愚,这个观点与学员或围边相同,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无知的时候,那么他会对这个世界抱有更加客观的理解,也有一个更加明晰的概念,他不会觉得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一般的知识是这个世界的真理,而是会不断的想要去拓展自己的眼界。所以我们这些学生现在最重要的也是要去拓展自己的眼界,让我们明白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更多。
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学科的理论,更重要的是道德的义理。当我们能够做到温故而知新的时候,就说明我们可以在已知事物的层面中留出位置,可以让我们从自己已知的道理上学到更多的道理,这样知识就能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当然从学科层面来说,我们的知识面也会更加的扩大,而在我们的复习之后,我们也可以做到举一反三了。而且在温习的过程中,我们是应该有反思的,而内省的过程也就会成为一个立己的过程,所谓的知心,并不是由我们去预习新的知识来的,而是由我们去反思来的。在我们反思完之后,能够把它行出来,就能够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我们所谓的温故,绝对不是一个刻板的去,回看知识点的过程,而是一个在渡江知识点提出质疑之后提出质疑之后达成这个质疑的过程。只有我们在理解背后知识的原理的时候,我们才能用出来,只有我们的反思之后,我们才能行出来。在我们能够行出来之后,我们就需要做到去坚持那个道理。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没有办法做到大到的一以贯之,所以能够时刻去反思自己,有没有什么做错的地方,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情,在生活中,我们方方面面可能都会有一些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地方,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反思,能够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对的时候越多,那么我们能够明白道理或者将道理行出来的时候就能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