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篇《不对亲近的人发脾气是一种教养》,让我们集体看完沉默了……
文章第一句就是“最好的教养,不仅是对陌生人彬彬有礼,更重要的是尊重自己最爱的人。”
我想把最爱的人定义为家人。
从小到大,一直是外人眼里很懂事的孩子,人家总会对妈妈说:“你把你们家孩子教的真好!”
每一次,总能看到妈妈灿烂的欣慰一笑。
现在想来,这个笑容里更多的是对我的一种包容和遮掩……
我们似乎总能和外人和气温婉,善解人意,有时候还会委曲求全,却总是对家人很任性无理
这是一个非常没道理却又怪异的现象
有一个心理学家分析的很精辟:因为我们吃定了家人不会抛弃我们,所以我们可以肆无忌惮的任性,零成本伤害,这是一种急需叫停的低情商行为
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朋友同事只会伤心一阵子,而家人却会痛苦一辈子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温柔、慈悲,心底的爱戴,在有生之年多一点给他们呢?
每一天,我都在审视自己,今天有没有伤害家人,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结果,我似乎还是在高频率、有意无意伤害到他们,或大或小
每一个早晨,理所当然的享用妈妈精心烹制的早餐,有时候还会因为粥的稀薄吐槽几句,
其实应该说:“老妈,我们真的很幸福,每一天都有热气腾腾的早餐吃!”
老妈的钥匙总是会忽然不见,我就会一边帮着找,一边忍不住数落“以后你就不能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吗?”
其实,应该说“老妈,不急,我们一起找!”
先生为了体谅我,把洗衣机上的一堆衣物都扔进了洗衣机,结果,里面夹杂着袜子,我看着滚筒翻滚,整个人都不好了,撇着嘴说:“你也不看看,就这样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去顾及先生尴尬的表情,
其实,我大可以这样说:“今天好幸福啊,不用洗衣服了!”然后悄悄消毒一遍洗衣机。
孩子每周回家一次,有时候会帮着做晚餐,回到家看到被打劫过的厨房,又是一波埋淘,“你就不会做完饭收拾一下吗?”看着孩子原本期待表扬的脸色变成了一个难过表情,也懒得换画风,然后自己穿上围裙,饿着肚子,把厨房收拾干净,再带着不悦之色共进晚餐,整个餐桌氛围都是灰灰的……
其实,我大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感谢他帮我们分担家务,然后开开心心吃完,再一起收拾,教他一些小诀窍,然后告诉他“会做饭的男孩子,都很有魅力!”
…… ……
这样的小蠢事,干了好些年,从来没有觉得不妥过,直到慢慢成长,才后知后觉,我从家人那里赊了很多好脾气……
但,家人真的会理解我们,包容我们,因为,家人对彼此的爱都毋容置疑,因为血缘,所以我们直接省略了一些礼仪,甚至教养,其实这么做,真的是一种低情商行为
自从我知道这个道理后,一直在狠狠改,但,改变真的需要时间和毅力
我们或许用惯了一种相处模式,要去升级改版并不是那么容易,但只要我们想改,应该还是可以的
在这个周末开启之际,我就小安利一下我这些日子里做的一些小功课吧,并自感略有疗效,哈哈
建一个家庭群,线上其乐融融,线下默契和谐
我们家暑假开始建了个微信群,取名为“甜甜圈”
大事小事都在群里发布互动
有时候大家还会相互发红包,有时候会在群里表达感谢,有时候也会在群里自黑道歉……
用键盘敲击的话语再急也会给大脑一个缓冲整理,而且还有那么多表情包助阵,所以,大家从家人的身份变成了微友的感觉,一下子心的距离都靠近了N多
有一个固定互动项目,全家总动员,一起玩起来
每一个周六,我们家都会来一圈80分。在打牌的过程中,大家可以脑部SPA,也可以练习包容
哪一组出错牌啊,或者哪一组遥遥领先了,起先都会引起一点点小情绪
有时候还会为了一个牌出错而引起一波小争论
差不多小半年玩下来,在一次孩子和奶奶那组连输三局后,孩子竟然一脸笑容,说:“这个不在输赢,关键一家人玩个热闹!”
定期组织一些家庭聚会,来一点小创意小礼物雷到家人
平常工作忙,一般都是蹭两边大人的饭饭吃,到了周末,我们也会转身变成米其林大厨,从买到烧,来一桌创意迭起的饭菜,请家长们做下评委,然后看着他们美美的吃完,就像平常他们看着我们美美的吃完一样幸福……
悄悄记住家人的生日,特别是长辈的,就像他们总是记住我们的生日一样
比如,给婆婆妈妈准备一个小唇彩或者护肤品,又比如,给他们准备一个过滤水壶,还可以,给他们做一个创意定制蛋糕……甚至,悄悄拍下电影票,带着他们3D去……
其实,对家人只要花一点点小心思,就能得到涨停板的幸福回馈值
而以前,我一般都会习惯性把心思和精力更多的花在朋友、同学聚会互动上,亲情在于陪伴,真的,看着孩子越长越大,看着家长们头发越来越白,愈发觉得,要把以前赊下的亲情陪伴柔软时光分期泵还给他们!@全家
一个家,从老到小,都是笑呵呵的,想不幸福都难!
周末了,又到柔软的亲情时光,愿我们都能在家人的朗朗笑声里飞扬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