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诗
陆游的诗作多以忧国忧民报效国家为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爱国情怀 淋漓尽致,因此陆游被大家称为爱国诗人。
有人说《临安春雨初霁》这首诗,吟颂的却是杏花春雨,江南闲愁与放翁的铁马冰河格格不入。
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不妨剖析解读原诗如下: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浅译:
近年来人情世故薄如一层纱,谁又让我来到京都骑马作客沾染繁华。静卧小楼夜闻春雨淅沥滴答,清晨,巷子深处已经有人叫卖杏花。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着草书一行行,雨后初晴的窗台边细细地沏茶品茶。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家。
据载:
公元1186年(淳熙十三年)春天,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这两句是“诗眼”,也是陆游的名句。 小楼、春雨、杏花,这样随意点染了几笔,勾勒出水乡江南的田园诗画风景。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赞,可见当时传诵之广泛。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这里泼墨挥毫,煮茶品茗,在无聊中消磨时光,于是陆游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这两句。诗人声称清明不远,应早日回家,而不愿在所谓“人间天堂”的江南临安久留。诗尾拂袖而去,也是诗人对浮华帝都的不屑。
综上所述,“小楼一夜听春雨”…表达了诗人夜不能寐,忧国忧民之怨,与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有异曲同工之妙。绝非一般文人骚客“春怨杏花雨”的风月词赋…
江南水乡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人间天堂.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