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开出生命的花朵

        提及数学,可以关联的形容词不外乎枯燥乏味;提及数学老师,大多人的印象是呆板,严谨。我认可严谨,却不愿承认呆板。

        数学课堂,也是可以妙趣横生的;数学课堂,也是可以诗情画意的;数学课堂,也是可以洋溢着生命气息的。只是,孩子们需要我们的引领和感染,去发现,去感受,在这看似只有公式,定理,数字,图形的数学课堂上开出绚丽的花朵。

一. 数学课堂的“魂”

      当一个数学老师赋予她的的课堂生命,它便不再只有枯燥的公式定理。所以,激情便是课堂的魂,点燃激情,课堂便有了魂。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具有一种内驱力,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的激情。新教育环境下: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我们用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个孩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引领、感染、带动每个孩子。

二. 数学课堂的“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没有躯体的灵魂无处安身,我们作为课堂的引领者要为自己的课堂找到它的根本,找到课堂灵魂的载体。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现代教学理论也认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维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扎根于探索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参与,促进学生发展。而我最直观的感受是每次小组活动时孩子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和幸福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