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来开个脑洞:
如何用“弹幕与评论”类比“旅行中的心情与旅行后的游记”?
【弹幕︎︎ ⇆ 旅行中的心情】
处于长进度条里的某个节点 ⇆ 处于整趟旅程中的某个景点
针对当下某个情节 ⇆ 针对当下某个景点
发表此刻心情为主 ⇆ 记录此刻心情为主
门槛低,想说就说 ⇆ 门槛低,想写就写
简短的词句 ︎⇆ 即时拍摄的图片/短视频+一两句话
别人看到时只能对应某个情节 ⇆ 别人看到时只能对应某个景点
容易影响某个情节的观看氛围和情绪 ⇆ 容易影响某个景点的旅游氛围和情绪
【评论 ⇆ 旅行后的游记】
处于长进度条结束后 ⇆ 处于整趟旅程结束后
综合整个故事所有情节 ⇆ 综合整趟旅程所有景点
发表观后感想为主 ⇆ 记录旅程总结为主
门槛高,需要组织语言 ⇆ 门槛高,需要整理图片/视频和组织语言
长篇的段落 ︎⇆ 精选的图片/视频+长篇文章
别人看到时大致知道故事讲了什么 ⇆ 别人看到时大致知道旅程发生了什么
对未观看的人有参考价值,对已观看的人有共鸣感 ⇆ 对未去过的人有参考价值,对已去过的人有共鸣感
【如果用“弹幕”的思维做“行中心情”,大概会长什么样?】
当你到了某个景点,
通过手机AR扫视周围,
看到很多前人留下的在每个角落的“到此一游”标记和当时“喜怒哀乐”的心情,
很是热闹,
你开始走向那个密度大得奇怪的石头,
企图一探究竟,
原来站在那个石头的位置看那个瀑布特别的美,
于是你打开相机拍了一张照片,
顺便添加到这个石头上……
【如果用“评论”的思维做“行后游记”,大概会长什么样?】
大概就跟现在的游记长得差不多了呀小笨蛋!
后补:
私以为,目前很多旅游APP对“行中心情”的功能目标、呈现方式(形式、时机等)有点直接照搬“行后游记”了,而“行中心情”其实可以有很多更有趣更有意义的玩法的,毕竟如果用“弹幕”的思维来看,在同一片土地上形成“情绪感染”或许才是行中心情的终极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