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九月份对于我们家来说绝对是里程碑式的,大宝升入一年级,正式开启学校教育。妹妹入园,小小人儿迈入社会大环境的第一步。开学一周了,孩子们是新鲜、好奇、激动、有点小紧张的,家长更多的是担心,担心孩子们是否还适应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担心小宝能否听懂老师的话,担心她们有没有交到朋友了,担心她们吃没吃饱...,随着周末的到来,担心渐渐变得平静,一周以来孩子们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是个不错的开始。嗯小学没有那么可怕嘛,幼儿园更是喽。
有大宝的入园在前,这次妹妹的入园,全家人在心理上是一致的默契,不紧张。在正式成为幼儿园小朋友之前,小宝每天都跟奶奶去幼儿园接姐姐,对幼儿园的老师和园所环境早已熟悉,早已是半个编外幼儿园小朋友。正式转正前,已经跟她说过多次,她已经长大了,很快也能成为幼儿园小朋友了,小宝对自己的新身份很认同,也很期待,每次都是说我是幼儿园小朋友了呢。所以所谓的分离焦虑,我预期不会在小宝身上出现。但是小宝她只跟熟悉的人玩,不好好吃饭,这两条还是有点小担心。
那天是周五,下班刚进门就被拥上来的两宝堵在了门口,“妈(姐姐)”“妈妈(妹妹)”“你猜妹妹老师是谁(姐姐)”“我看到李老师了(妹妹)”,哎呀常常被她俩拉住要同时说话“等下等下,一个个说,哪个李老师?”“就是我们大四班的李老师啊(姐姐抢到了话语权)”“姐姐班李老师,我们在操场看到了(妹妹)”,我有点明白了“你们是说,妹妹幼儿园老师是姐姐大四班的李老师?”“对啊对啊(又是姐姐)”“啊(妹妹)”...就是这么幸运,我和她俩一样的开心起来,这下太好了,妹妹早就跟姐姐之前班里的老师和同学熟悉了呢,真没想到有这么幸运,对妹妹的入园担心又少了一大半,小宝对幼儿园的期待也是多了一分。谢谢那个给孩子们排班的老师哦。
接下来的几天,从半日陪园日到自己独自在园,由没有朋友,到十万八千个朋友(可能还是没有朋友)。由一口不吃幼儿园的饭(回来问妹妹,怎么不在幼儿园吃饭呢,就说“尝都不想尝”,晕)到能吃三个饺子,吃一点米饭。从半天到大半天,第一次在幼儿园午睡,竟然睡得也香甜,我就知道小宝已经在慢慢融入这个大环境,有喜欢的老师,有喜欢的玩具,嗯还有好听的儿歌和故事,估计小宝很快就会交到很多很多好朋友的,到那时,她会更开心吧,当然我们全家也都更开心。
小宝的顺利入园,得益于她之前对环境和老师的熟悉,这是二胎宝宝的小福利。但是对于大部分娃来说,幼儿园是陌生的,她们需要有一个时间过渡,我们幼儿园在这一点上做得真得很好,有亲子班、家长陪同周、半天入园日、大半天入园日,最后过渡到全天在园,这给了孩子和家长有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对于孩子和大人,幼儿园都是崭新的开始,作为大人,相信孩子、舍得放手,孩子们会用自己的感觉来体验、适应、喜欢这个新环境。
相比妹妹的入园,姐姐的入学准备简直是个大工程。老师发的物质准备单,整整三大页A4纸,从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入学礼物,我整整刷了两天的单才算是采购齐。爸爸不解地说,不就是个小学吗?怎么这么费劲,谁还没上过学。嗯就你能,就知道吹牛。最挠头的是入学礼物,眼看就要入学了,迟迟不知道选什么礼物,要有意义又没必要多昂贵,真是考验我,最后还是依赖强大的网络,选了一台儿童显微镜,进入小学,小朋友观察的触角在张大,思考的边界在扩展,希望给大宝搭起观察微观世界的路径,希望她发现更多的美,希望她能开阔自己的脑洞。嗯,对这个礼物还算满意。
到了开学时间,提前9.1三天,孩子们参加入学教育,为开学典礼做准备。爸爸开车送我们到附近,我陪大宝到学校门口,老师们都在门口欢迎新同学了,进入学校大门,大宝头也不回地就走,我忍不住叫了她一声,她回头微笑,就步上台阶进去了(她第一次来到这个学校,她没有担心吗?),我顺手抓下了回头瞬间,心里微微一颤,孩子的漫漫求学路就这样开始了,她会有关心她的老师,和一生的同学,她会有成长也会有困难,希望她都能接的住。宝贝,加油。边想边离开校门,赶快赶去上班了。
接下来迎来激动的开学典礼,但是这天的上学略有点波折,大宝早早穿上制服,嗯很帅的那种,今天限行,只能选择公交出行(这个点出门我就没指望能打上车),二环路堵的超出预期,终于在还没到站就下车了,我和娃商量步行到学校去,将近2公里的路程,我俩“狂奔(对娃来说,真是狂奔了,小胖孩,累得喘)”了10分钟,累得气喘吁吁,也终于在开学典礼开始前赶到学校。头一次作为家长参加开学典礼,小心情依旧是激动的,现场给孩子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看到小朋友很喜欢,我也很安慰。毕竟如果她也当场说不要我的礼物,我也会尴尬(真有小朋友不喜欢妈妈准备的礼物,要退给妈妈,晕:()。放学回来,大宝说开学典礼,最有印象的是升国旗,感觉挺“正式、严格的(估计暂时没啥词)”。你的感觉没有错,仪式感满满的活动,开学第一课给我印象也很深刻。
经历了一次飞奔上学之后,采购小电动的需求更迫切了,现在入学一周,姐姐的小学也越来越顺利了,爸爸的小电动每天嘟嘟开着穿过二三环接送娃,在拥堵的早上,再也堵不住咱。
作为普通的家庭,虽然动过私立的念想(仅仅是念想),我们选择接受传统的公立教育,国内的公立教育不应试很难,应试教育的目标是选拔,但是现在的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认知水平很高,除了知识学习,更多希望教育能给孩子带来兴趣、能力、人的培养,以选拔为目标的公立教育与以人的培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是矛盾的(关于应试教育和培养教育,童行学院创始人郝景芳在《面对应试焦虑,我做出这样的选择》,说的很透,里面的理念我很认同)。如何在应试教育的选拔体系以及对孩子的培养之间做平衡,是很考验家长。但是无论如何,我相信,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一年级是孩子求学路上最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这个时期,相较于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兴趣,小朋友的行为不是受兴趣牵引就是受目的驱动,在小学这件事上,孩子的目的并不清晰,兴趣牵引就很重要,因此让孩子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同学便是我们一年级最重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