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太阳很晒,我撑伞走在大马路上,忽然发现居然已经很久没有在路上走路,要么是一出门钻进车里,车开到车库又一头钻进商场,要么是骑着小电动穿街过巷,办完事就回家。
我突然开始仔细观察这条马路,它已经被整饰一新,刚换不久的地砖,边角缝还透着水迹;备受争议的导盲带重新铺过,总算是得以保留;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泾渭分明,地面材质也有所不同;路边的绿化景观和树木修建也尚算得宜,远远看过去花红柳绿,四季如春;路灯几经更换,已经开始有少有的美感;冒出了很多监控摄像头,悬在头顶俯视着我们。
唯独是,这路上几乎没有行走的人,别说白天大太阳,就是到了晚上,行人也很稀少,不仅没有行人,还少了几年前蔚然成风的摆摊人。
曾经何时,这座城市的张罗起来的小摊不计其数,手机贴膜的,烤串的,卖发饰的,到了夜晚,摆摊车上的头灯一亮,能看到烟雾弥漫后面叼着香烟的商贩,他们普遍晒得黑黑,坐在椅子上的,一边看着路人,一边刷着手机。
也许和疫情也有关吧,但是创文一阵风刮过,可以说小摊小贩片甲不留,不知道那些人都去哪里觅食了,就像森林被砍伐殆尽,那些野生动物搬的搬,逃的逃,四散已不见。
恰好看到一部纪录片《城市梦》,听着那8集浓重的不晓得算是哪里的口音,聚焦着一个好像发生在眼前马路上的故事,我方觉得变化早就发生,我是后知后觉。
这是中国首部以城市管理中真实案例为题材的纪录片,一查发现还是2019纽约纪录片电影节获奖纪录片,豆瓣评分8.1,去年上映的时候票房只有88万,无数人惊讶它居然能过审,我今天就
想聊一聊它。
一、这个纪录片讲什么?
这是一个城管局与占道经营多年的商贩“斗智斗勇”的真实故事。
故事发生在2014年底的武汉市洪山区,王天成是一个河南信阳的70岁老人,一家子老头老太太儿子媳妇孙女,从信阳农村出来武汉摆摊已经14年,这家的情况比较特殊,儿子右手早年间打工致残获得17万赔偿款,他自己有脑梗史,妻子也患癌症,孙女在读中学。
2000年的时候政府考虑到他们家的实际困难,在鲁磨路上给安置了一个废弃的报刊亭作为经营点,他儿子王兆阳和媳妇在那里卖水果,他在旁边卖点杂货。十几年时间过去了,那里逐渐发展起来,居住人口大增,整条路上的占道经营情况日趋严重,政府要把这条路给清出来了。
王天成早就把这个经营点被支棱起来十几二十平米,远远超过了一个小小的报刊亭的面积,是整治的重点对象,2014年恰逢全国搞创文,城管局二中队的任务就是把鲁磨路长期占道经营这个问题给解决,首先就是要把“钉子户”拿下。
真实的故事就是比虚构的更有直击人心的力量。这个片子拍出了城市底层流动人员的真实生活和心态,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的艰辛和不易,更难能可贵是拍出了我们普通人很少能看到的执法过程的智慧和艺术。这本就是一个涉及到个人利益和城市公共利益处理的敏感话题,能够被拍出来,播出来本身就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一部制作精良的良心作品,对哪一方拍摄团队都不抱评价和审判,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值得一看。
二、为什么说他拍得好?
1,从冲突和矛盾中看到人性的复杂
王天成这个70岁的倔老头,一旦说起话来,就没完没了。每次城管到摊前执法,口头通知也好,书面下文书也罢,他几乎一个人演独一场角戏,先是站在凳子上高声叫唤“我是贫困户”、“你们不让我活了,大不了就是个死”,接着脱去上衣,在人群中冲来冲去,制造紧张感,有的时候索性躺倒在马路上,要么砸掉自己的西瓜,要么撕掉墙上的标语,一副又哭又闹又上吊的模样,愣是不让城管人员完整说完一句话,走完一个流程。
王天成还有一条小狗,平日里穿戴整齐,还叼着个烟斗,牵着狗散步,如果不知道内情,还以为就是这个城市里安享晚年的老人。
他儿子王兆阳没了左手,但人本分老实,性格温顺,干活勤快,就是在家里没有什么发言权,他常是一面把老爸拉扯开避免激烈冲突,一面碍于老爸和媳妇的强势,抓耳挠腮想着怎样解决问题;他母亲则很少露面,说是身体不好,在家里也说不上什么话,倒是自己媳妇,一看就是跟公公一样的精明人,进货记账统统都是她在忙活,有硬碰硬杠上的时候,也有上城管局讲道理的时候;家里还有个孙女在读初中,据说成绩很好,王兆阳多次提出条件就是希望摆摊可以摆到女儿读完初中。
他们在河南的老家,就像许多外出打工多年的农民工老家一样,败园残桓,墙体开裂,杂草重生,老一代祖宗的坟就在别人家的田头,一看就不是精心挑选的位置。
就这样的一家人,14年前来到武汉扎根,靠着占道经营,卖水果杂活养活全家,他们怎么可能放弃占道经营的生计,乖乖地接受城管处理,撤蓬走人。而城市面临创文的任务,每条主干道的清理整治势在必行,又何来空间容纳这样的底层人赚钱养家?
城管和小贩之间的交锋永远是城市流动人员管理的绝佳视角。“暴力执法”、“文明执法”、“流动人员管理”、“城市活力”、“城市化进程”等关键词不绝于耳,去年疫情之后总理表态支持小摊贩重新出来摆摊生活,只要服从统一的管理,一时之间摆摊好像卷土重来。
说到城管的工作,非常值得提的,是他们的工作机制和流程,就出场人物来看,有中队长,有大队长,有科长,有局长,有开大会的片段,有开小会商量的片段,每个人在什么位置持什么立场说什么话,面对什么压力,都看得一清二楚,不同职级的人是怎样看待老王一家的处理的,最后又是怎样协调工作,统筹资源的,很有看点。
就像片子的片头曲有那么一丝唱戏的感觉,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较劲和张力都在这里。
2,从生存和发展里感受人生之难
对于武汉市来说,创文意味着城市的发展,对于王爹爹这一家来说,摆摊意味着生存。
一开始我是站在管理的角度看问题的,大势所趋城市面貌要更新这是没有法子的事情,说白了治理好了,才会有更多的商机和人口流入,从长远说对城市是好的。可是往短了说,势必会让许多人赖以为生的无法继续,摆摊的人交不起租金,就想蹭着主干道上的人流量,多赚一点是一点,就连有门面的商家,哪个不是摆到人行道上,贪吃多要是人之常情。
时间的流逝解决不了眼下的问题,你跟大家说我们未来会很好的,没有人怀疑,可是你让大家让渡个人利益,为了活下去人是会拼命的。
通过这个片子,我看到了执法的智慧和人性化的一面。
智慧是,城管会让工作人员假扮附近摆摊的人,摸底王家一天的生意流水,然后到网上的水果批发网站核查水果的进货成本,以此推算他们赚到的利润;他们还会到王家在河南的老家,调查其困难户的真实情况,在这些有数据有事实的工作基础上,提出换另外一个摆摊点的工作方案,协调其他部门包括交警、园林局,清退场地,提供新场。
人性化是,城管中队的胡队长,时不时就会去老王家的摊位,逐个和能谈话的人谈话,真心实意提供选址、找工作等的建议,还亲自带到社保局询问王天成提出的“要两个低保”的要求,带王天成的妻子去看新做好的摆摊棚子,片子讲了这些并不是一个城管执法人员必须做的,从工作角度,他们只要执法严明就可以了,是不需要事事替商贩周全,甚至这个胡队长的上司还劈头盖脸责骂过胡队长一次,说“我们强调的是服从管理,而不是提供帮助”,可见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善良的好心人。
生存和发展是不同立场的人面对的难题,对谁都不容易。
3,在梦想和现实中寻找落脚点
王兆阳在其母亲看了新的摆摊蓬后,左手握着笔,在出租屋里那张没有什么空隙的桌子上,给城管写了一封信,说愿意撤掉占道经营的报亭,服从管理,希望可以实现自己的城市梦。
梦想是一个奢侈的词,也许对于城市里的人来说,生下来就享有城市的福利,虽然不多,但是受教育权、最低保障等权利还是有的,可是对于流动人口来说,如果要在城市里赚钱养家立足,孩子的受教育权和一家团圆是分离的,这才有这么多的留守儿童,最低保障权是跟户籍的,也就是说他们基本上是无法享受的。
我从未想过这样的问题,因为我没有那样的经历和立场,但是设身处地去想一想,人一生出来何尝不是像打开盲盒,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并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为了生活得更好,摆脱想摆脱的东西,人只能选择更荆棘的一条路,这条路没有谁加持,没有兜底,甚至没有生存的保障,对于进城务工的人如此,对于谁又不是如此呢?
就像自己现在写稿子,希望挣点稿费,虽说我不是一穷二白吃不上饭的人,但是离开了原来的职业赛道,没有人脉,没有资源,一切靠自己努力的时候,不是一样有裸奔的感觉吗?
梦想是奢侈的,现实何尝不是难以承受的呢?除了少数人,哪个人活着是顺心遂意,无往不利的,还不是抬头看天,低头看路。
像王兆阳那样,他未尝不明白现实,他每次和女儿聊天,话题总是“数学退步了吗?”“还可以考第一吗?”“看了哪些书?”,你很难讲他太功利了,因为现实摆在眼前,读书就是底层人唯一的出路,把书读好,就有机会实现某种梦想。
三、为何要去看这样一部纪录片?
单纯从这场交锋来说,是能够吸引人一看热闹的。
但是热闹看过之后,回首身边的人和事,竟有种感同身受的味道。我自然不是城管,也不是小商贩,我没有过过一天那样的生活,可以说对那种尖锐的冲突一无所知,只从媒体上看到一些片段而已。但他们的身后,是我们生活的每一座城市的这十几年的进化史,也是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的生命历程。
城市的每一条路都是人出没的场所,有像三明治笔下小资的充满文艺气息的五原路,也有这样挤满了底层流动摊贩,连一条圈养的宠物狗都脏兮兮的鲁磨路。只要经济在发展,无论是城市规划也好,做生意需要也罢,路是一定会被修整干净的,各归其位,井然有序,是必然之路,这从几千年前长安城72坊的分格化管理就已经获取宝贵经验了。
人是怎样生活的呢?或者说人是怎样活得有滋有味的呢?大概有一部分人是希望干净、安静,有一部分人是希望热闹,喧哗,还有一部分只要能挣钱就行。以前看《琅琊榜》,说太子和誉王每次处理水灾,套路都是先捞一笔,最后扣上刁民太贪的帽子,强力镇压了事,我就疑惑,这样一次两次可以,长此以往能行么?
事实证明,也能的。且不说现在是文明社会,讲法律讲道德,就是以前不过也就是“别太过”就过得了,这是我们的组织结构决定的。
所以人在其中,真的也“别太过”就好了,你想恣意就恣意去吧,只要不犯法不伤害人,你想平躺就平躺去吧,只要你还能活下去,不辜负肩上的责任。
人还是需要梦想的,实现不了也是需要的,否则外界一切都在变,有什么去支撑漩涡中挣扎的每一天呢?能实现那是最好了,从一个梦想到下一个梦想,敢想一想这个梦,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