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9日 (星期四) 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最近阴雨连绵,天气寒冷,早起真是件很困难的事。
不过2017年的第一个小目标就是每天早起一小时,所以今天还是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自己温暖的被窝。
感觉很多事情,逼自己去做,让自己离开舒适区,虽然很会不舒服,但是也挺有成就感的。
到单位差不多7点半,在门口就陆陆续续看到很多人来上班了。大家别误会,机关单位里很多人早到不是说为了工作,有的是为了给领导看,但是更多的嘛,以前早起送小孩上学习惯了,现在孩子放暑假了,自己的生物钟也调不回来了。
我还看到有几个人把孩子带到单位来,可能是寒假了放家里没人带吧。
其实我一直很反感这种风气,机关不是养老院,政府不是幼儿园,这种行为真的合适吗?
到办公室后,梳理了一下一天的任务。主要还是协调星期五的慰问活动,基层单位老在改行程,弄的我们很被动。当然他们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市里领导下去慰问,人家重视嘛。还有就是按照领导的要求修改了一下明天的讲话稿以及星期天部机关民主生活会的讲话稿。
中途隔壁办公室的姐姐打电话让我下去帮忙抬几个箱子上来,说了部里印的画册到了。
作为机关里的男同志、年轻同志,基本上机关里的体力活自己是逃不开的,就当劳逸结合了。。。
在搬箱子的过程中,我突然想起一个问题。
自己会协调活动、会统筹工作、会撰写材料,唯独干这种体力活,好像不是很拿手。那么这些属不属于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呢?
人最重要的能力又是什么?
利用搬箱子的时间,我想了一下,我觉得人最重要的能力是天赋。
可能这么说,会有很多人不予认同。确实,这答案太消极了,天赋这种东西,压根没法改变,算什么能力?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的来源,除却一切外因外,归根到底剩下的就是天赋之间的差距。
智力不如人、情商不如人、体力不如人,这些都是天赋差距的表现。有些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弥补,有些则永远无法提升。
有一句话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背后的原因,就是天赋的差距。很多事情是没办法解释的,听的懂就听,听不懂说再多也没用。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么一种人,他不需要费多大的努力,却可以达到你苦苦追寻却不可得的境界。
从读书阶段开始,他就是各方面的佼佼者,哪怕从来不写作业,回家就打游戏,考试照样次次第一。
无论什么问题,人家一说就懂,一点就通,说悟性也好,说灵光也好,说聪明也好,其本源就是天赋。
我的一个同事,年仅29岁,是部里最年轻的正科级干部。他有一个绰号,叫“三不”先生,就是做事从不出差错、说话从不出岔子,写文章从不改两遍。
有一次,我们系统开信息工作培训班,各地的信息分管领导、信息员都来市里参加培训,我们这位“三不”先生是主要讲师。
像这种信息培训会,一般都是拿着激光笔,指着屏幕上的PPT进行讲课的。那天不知怎么回事,原先投影仪都好好的,开会的时候投影仪就怎么都打不开了。
底下各地的人员都到齐了,可是屏幕上却什么都没有。当时把我们办公室的人急的啊,都考虑临时推迟会议了。因为所有的讲课内容都在PPT上,加起来就几十页呢。
我们这位“三不”先生犹豫了一下,说算了,我直接讲吧。然后,他就纯凭记忆,硬是将几十页的讲话内容给脱稿讲了出来,非常流利,底下听的人都怀疑他耳朵里是不是有迷你耳机。
所以我一直觉得,人跟人之间真的是有差距的。几十页的讲话稿,让我背都得背个把星期的,人家压根没背,硬生生就给复述出来了。虽然这个PPT讲稿本来就是他写的,但是能这样讲下来,也绝对是神奇了。
在事前,他是无论如何也没法想到投影仪会出问题,更不会有意识去背讲课稿。但是他天生就有这种感知力,并在潜意识里对事物的各方面发展方向做好准备,这就是天赋。
同样一件事情,有些人的理解程度就是跟普通人就是不一样,他就是可以理解的更深、想的更透,透过现象看本质,站在思维更高层次来看待问题。
同样一份工作,有些人就是可以做的跟别人不一样。无论是事前的谋划、事中的控制还是事后的反馈分析,人家就是做的很到位、很有条理,使人感觉他是在上帝视角看待问题。
同样一项运动,有些人天生就擅长,加以练习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奇才。比如像科比,人家每天4点多钟起来练球,我们如果也每天4点多起来练,即便是所有的练习方式一样,吃的食物一样,大多数人也无法成为科比。
我们无法深究其中的根源所在,无法理解其中的原因,可是事实就是如此。
所以篮球界只有一个科比,足球界只有一个梅西,魔兽界只有一个SKY。
天赋不可创造、不可改变、不可提升,但人人都有,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我们只有找准自己的天赋所在,并沿着之一路向前,才可能做出一番成绩。
用一句鸡汤做结尾吧,“人的一生,选择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