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习的过程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得意而忘言”。道家是这样解释的:认为语言与意义的矛盾是根本性的,因为最根本的道理是超越语言的,不能通过语言来表达和领会。看完之后,一时通透,对其理解有二。
一
有些“得意的人”告诉我们或者教给我们的道理,都是粗枝烂叶,糟糠之物。因为其真正掌握的精髓,实际上是无法言说的。所以,有些成功人士、商业精英在分享自己的成功之道时,我们不能一味的照搬、模仿,而是要与自己的能力等条件结合起来,消化形成属于自己的“道理”。何况,他们所分享的道理都是过时的。当然,这里并没有抨击老师的意思啊。老师的职业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他们教给我们的是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我们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修正。因为还有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方法论教给你,剩下的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而我这里所知的“得意”更加偏向于哪些带有利益眼光的社会人士掌握一定的社会资源,就信口开河。正如,别人的小目标是一个亿,你能说你的小目标也是一个亿吗?能说,可惜你做不到。
二
有时自己躺在床上构思一篇文章时,幻想着用脍炙人口的语言,精心设计的结构,令人动容的思想感情,让读者们迷之疯狂。想着这篇文章一定会历久弥新,经过历史的沉淀,成为传世佳作。这就是一个“得意”的过程,可当自己真正下笔时发现,言不尽意,或者言不达意。看着自己拙劣的文字,根本连自己所想的十分之一的效果都达不到,与自己的“得意”一点都不契合,所以这成为自己“幻想”的一篇佳作。我赌你和我有过类似的经历。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得意忘形”也是一个好词。你能悟出其更深的意蕴吗?我这脑子一天都在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问题啊!少啰嗦,滚去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