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单从汉字字形上来说为会意字,从羊,从大。本意为肥美,据说古人将羊养大之后再吃味道会更为鲜美。以此考据,更能看出汉族人的民族性格,美与营养相关,与吃得好相关,汉人一向务实,仅从文字本义便能窥见一二。古时,人们技术条件落后,难以开发丰富的生存资源,所以食物这种第一生理需求就显得极为重要。
当然,关于“美”,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其含义也渐渐改变。人们不在以“肥”为美,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究其原因,当然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代人已经不满足于第一层次的生理需求,更加追求其他诸如安全、社交、尊重甚至于自我需求这些更高层次的需求。我经常看到一些心灵鸡汤的鸡汤文:我们要在这纷繁的世间保持自律,包括对自己身材、思想的自律,所以鼓励大家多锻炼,多读书。在这里,我不想去探讨这种观点的性质,但从这种大众的普遍看法中可以看出,现代人普遍有闲,在吃饱穿暖的前提下有空余时间“折腾”自己,期望变成更好的自己,这是最高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渐渐地,我们整个社会以“瘦”为美,这种苛责达到近乎变态的地步。
“美”,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哪儿有什么纯粹的美,即使有,人的思想与活动不去触及,才有可能会产生“美”的东西。举个例子,比如大自然的美,我们人类觉得大自然很美,在这里,我们的“觉得”,就是间接“经验”了大自然。无论我们觉得大自然美不美,大自然都客观存在于那,我们人觉得美了,便要去挖掘它,开发它以至于破坏它。带入了人的“主观经验”,任何客观存在便都不纯粹,便都有了某种属性。
美,在人类社会的定义里,打上了阶级属性。西方人美黑,是因为西方社会只有有钱人才有空闲时间去沙滩晒太阳,将自己的肤色晒成古铜色,他们觉得这种肤色才美,显然,此时黝黑的肤色代表了身份地位与财富积累,美的概念象征性地指向人的阶级属性。而在中国,从来都是以白为美,一个人肤若凝脂代表了他很少或者几乎不去干农活,不在太阳底下辛勤耕耘,因此,雪白的肌肤象征着尊贵的身份地位,同样以肤色作为阶级区分的象征之一。
看清美的社会属性之后,你是想被其社会属性所左右还是明察秋毫,不为其外在的社会属性所动?我想绝大多数人是会顺流而下,包括我自己。毕竟你我不是自然人,而是社会人,我们想在各个方面符合“社会规定”,合乎体统。关于“美”,我想,其最高的境界应为“自由”。因为唯有“自由”,才具有有限的打破“社会规定”的可能。故古人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