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系中的自我: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一)自我存在于关系中
没有人事完全独立的个体。关系里的人总是一起出现,相互定义,相互成就。
(二)关系中自我的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人无时无刻不处在关系当中。
第二个层次:在不同的关系中,自我是不同的。
第三个层次:决定我们行为的是我们所处的关系,不是我们的个性。
第四个层次:从关系的视角出发,我们思考问题的维度会发生重大转化。一些看起来似乎无解的问题,用关系的视角考虑,就有了合理的答案。
(三)关系的视角拓展改变的空间
如果从个体的角度看自我,觉得自己有一个稳定的个性,就以为着自我很难改变。可是,如果从关系的视角来理解,你在不同关系中的自我是不一样的,那你就可以去不同的关系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你不再需要给自己贴类似“敏感内向”“自卑”这样的个性标签,而是会去审视,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导致了现在的行为。你还可以寻求一种能让自己表现更好的关系。同样,你也不会轻易职责别人为什么有那么古怪的个性,而会去理解什么样的关系让他表现出这样的行为。这既增加了自我发展的潜力,也拓展了改变的空间。
二、关系中的角色:解锁更多自我可能
(一)角色影响我们的行为
角色本质,是人和人在关系中产生的一种行为期待,是关系里的人共同达成的隐形契约。
在一段关系里,我们随时随地都在面临一些行为的期待,因此我们随时随地都在扮演某个角色。这个角色决定我们怎么想,怎么感受,说什么话,怎么行动。人生如戏,只不过有时候我们扮演一个角色的时间太长,入戏太深,就把这个角色当作唯一的自我。
(二)要求和期待的矛盾
当别人跟我们说一件事时,他对我们是有角色期待的。这种角色期待提供了行为线索,让我们不自觉顺应,做出符合别人期待的行为。
(三)调整角色的三个方法
首先,在回应对方之前要先想想,对方把我们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和角色上?我们是否接受这个位置和角色?
其次,如果我们和别人相处时感到一些不舒服,就要思考,是不是我们自己的位置或者角色有问题。
最后,如果我们对一个人有期待,不要再语言上要求他,而要像我们期待他的样子那样对他。当然,前提是我们要真诚地相信这个人有值得期待的一面。
三、关系的语言
(一)人际关系的密码
任何人之间的互动,都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表面上,我们在讨论很多内容,内容背后暗流涌动的关系。如果我们只顾着对表面的内容信息作出回应,看不到背后真正牵动我们情绪的关系信息,就会造成很多误解。可以说,关系的语言,就是说话者通过讨论的内容,来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你能理解关系的语言,那你就掌握了理解人际关系的密码。
(二)关系的语言是对人不对事
如果关系好了,什么事都可以谈。如果关系不好,谈什么事,其实都是在谈关系。谈论的内容是表,谈论双方的关系是里。
要让员工畅所欲言,就要形成这样的关系:领导和员工之间是平等的,相互配合的。
(三)如何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
第一,只有直面关系、讨论关系,才有解决关系问题的机会。
第二,在了解了关系的语言后,我们要学着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别人在说什么,并从关系的角度来回应别人说的话。
第三,在讨论事情之前,要先思考怎样才能在角色上达成共识。
四、关系的互补:系统如何塑造你我
(一)角色是在系统中逐渐生成的
系统为了运作,会逐渐给系统里的人分配不同的角色,系统里的人也会慢慢习惯这个被分配的角色,角色就变得固定了。
在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和角色就像一个拼图,是他们把彼此塑造成现在的样子,共同完成系统这个大拼图。
(二)三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
第一种,在家里或者团队里,一些人会变得特别能干,而另一些人会变得特别不能干。
第二种,系统通过把某个人变成一个有问题的人,来维持系统的平衡。
第三种,角色错乱,即系统中的某些人承担了其他人该承担的角色,并把所有人都固定在错误的角色上。这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常常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
五、自我和他人感觉混淆
什么样的关系最有利于自我发展?一种自主的、有选择的,但能对自我负责的关系。这样的关系有两个特征:第一,不会轻易被他人的情绪影响,能够自由地做出选择;第二,能够不断探索新的关系,发现更多可能的自己,而不是被棒子某段关系或者固定在某个角色中无法动弹。
(一)不安全依恋导致感觉混淆
感觉的混淆,就是我们过于沉浸在别人的感受中,无法发展自己的感觉。当我们和他人的情感过于紧密时,他们的感觉就会变成我们的感觉,这时候,感觉的混淆就会发生。
依恋,是人最强烈、最基本的情感。很多感觉的混淆,就发生在不安全依恋的两个人之间。
不安全依恋会影响自我发展:
第一,如果父母的问题,尤其是母亲的烦恼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注意力,我们就很难再有好奇心去探索世界,也很难发展出自己的技能。不安全的依恋会导致拖延。
第二,如果因为不安全感而习惯去观察别人的兴许,我们会很容易对别人的情绪反应敏感,无论那些人是家人还是同事。
第三,不安全依恋会让我们和母亲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从而很难发展自我。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逐渐离家的过程。可是因为跟母亲过于紧密的关系,孩子会变得很难离家,去跟其他人建立友情和爱情。
(二)关系的三角化:痛苦的夹心人
1、人际交往中的“三角关系”很普遍
比较稳定的关系都是三个人组成的。三角关系,就是当两个人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其中一个人或者两个人通过引入第三者,来消减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张力,淡化他们的矛盾,从而让关系变得更稳定。
三角关系本身不是问题,而是一种正常的人际现象。被三角化的人,会产生很多困惑,别人的矛盾和情绪会变成他的问题。而他会被卡在这段关系中,没法出来。
2.三角化阻碍真实情感的表达
第一个问题,容易让我们产生防御型的隔离。
第二个问题,扭曲我们的情感。
第三个问题,让我们感动内疚和自责。
3.告别痛苦的“夹心人”
父母吵架常常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但造成影响的根本原因不是吵架本身,而是这种三角化的关系。
如果没有桥梁,两个人必须面对彼此的问题,他们反而能够找到一种解决冲突的办法—无论这种办法是和好,还是最终决定远离。
作为“夹心人”,可以跟关系中的每一方讲:我很想跟你们保持好的关系,可是我不想卷入你们之间的战争,让我们回到单纯的、我和你之间的关系。记住,无论他们是怎么解决矛盾的,也无论你多么关心战争的双方,这都不是你的战争。
六、都是你的错:我们为何互相指责
1、“都是你的错”思维的源头
源头就是:从个体的视角看自我。个体视角导致因果思维,因果思维引发对错思维,冲突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真实的情况是,在关系里,每个人都是彼此的原因,每个人又都构成彼此的结果。关系中的双发是以一种“循环因果”的方式相互加强,并最终都成为这种互动关系模式的受害者。
2.关系里的应该思维
纠结对错,就是关系里的应该思维。别人的想法跟我们不一样,这就是关系中的现实。对错就是维护应该思维的工具,是让别人的想法屈服于我们自己想法的企图。如果我们能够容忍理想和事实的差异,那我们就会变得更灵活,有更多处理的空间。反之,我们就会在对错的争论中拼命防御,最终受伤的只会是关系。
3.承担自己能承担的责任
关系里人的行为是相互塑造的,根本没什么明确的因果,也没什么明确的对错。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做自己能做的事,承担起自己在关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不管别人怎么样,也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回到自身,想一想,自己能做什么来让关系有所改变?
回到自身,承担自己能承担的责任,这是突破对错思维最直接的办法。因为你是系统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你有了改变,对方也会有相应的调整。
确实,你并不是非改补课,关系是可以破裂的。如果你愿意改变自己去修复这段关系,就代表这段关系对你很重要,你很珍惜它。
七、都是我的错:我们为何会自责
1.人与人需要保持边界
“都是我的错”是指我们想要为别人的感受负责,承担我们不该承担的责任,令自己生活在不必要的内疚中。
“流浪猫效应”,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善心,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都应该有边界。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警惕好心突破了边界,最终损害彼此的关系。
边界:我们需要承认和尊重彼此的独立性,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绝不轻易越界。
人总是有亲近别人的渴望。可是,有时候我们需要承认自己的限度。不是我们的爱心不够,而是我们的能力不够。边界就在那里,很客观,我们只能承认和遵守。
2.和家人的边界更难坚守
父母不能解决自己的矛盾,子女就会把他们的矛盾当作自己的问题。
3.“都是我的错”的根源
我们宁可忍受内疚和自责,也不想承认,在一段重要的关系中,我们居然是无能为力的。相比内疚和自责,无力感更让人难以忍受。
“都是我的错”是被三角化的人经常会产生的典型心理。他们没有办法解决别人的矛盾,就把别人的矛盾变成自己的问题,以此告诉自己,我是有办法的,只是我没做好而已。
4.这不是你的错
“都是你的错”和“都是我的错”是成对出现的。边界的含义是,即使是最亲近的人,我们都需要承认,我们跟他是不同的人。有些困难,只能他自己去面对和解决,有些决定,只能他自己来做,无论他的决定在我们看来有多糟糕。因为,每个人都只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八、关系的纠缠:亲密关系如何伤害人
1.关系纠缠的两个特点:关系的纠缠,经常发生在和我们关系很近的人身上。自我发展需要独立的空间,因此要有边界,要区分你我。但在纠缠关系中,因为对方太重要了,我们希望对方能想我们所想。
特点:所有纠缠都包含相互加强的循环。所有纠缠都有形式上的对称。
这些关系的纠缠最初都是从对彼此很深的好感和很高的期待开始的。漫漫地,这种好感和期待就变成了对对方的要求,而对方并不能满足要求。于是,两个人之间开始有怨气,互相指责。最后,一段良好的关系,因为靠得太近,变成了相互伤害。
2.从“我”的环节入手,打破纠缠
对妈妈的内疚,是孩子独立的代价。
有时,你会很失望。可是我们只能自己处理这种失望。有时候,别人就是不会按我们的想法行事,哪怕是我们最亲近的人。
所有的纠缠,究其本质,就是我们既不愿意承认对方跟我们有差异,也不愿就此放手。既不愿意承认我们满足不了对方的期待,也不愿意都承认对方满足不了我们的期待。拼了命想把对方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并因为改造失败而责怪对方不配合我们。
3.摆脱纠缠带来的伤害
关系的纠缠,常常伴随着相互伤害。而对伤害的处理,很容易变成一种新的纠缠。
很多愤怒、控诉、攻击的最终母的,都是希望对方看到我们所受的伤害,向我们道歉而已。可期待对方道歉,是另一种形式的纠缠。如果我们一直等着某个道歉,那就等于一直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不停暴露自己的伤口,来强化对方需要道歉的理由。
原谅不是给对方宽恕,而是给自己空间。给自己空间摆脱关系的纠缠,发展自己,也许,这就是所有纠缠最终的解决之道。
九、课题分离:如何解决关系问题
1.课题分离解决人际难题
人际关系的烦恼主要根源是: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
自我发展成熟的标志,就是越来越能分清楚别人的事和自己的事、别人的情感和自己的情感。自我的边界,就是通过这种区分确立起来的。
课题分离,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建立健康关系的基础。
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只负责把我的课题做好,而你只负责把你的课题做好。至于判断一件事时谁的课题,有一个简单的准则: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谁承担直接后果,那就该谁负责。
三种典型难题:
第一种,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需要。“表达需要”是我们自己的课题,而别人接受还是拒绝,那是他们的课题。我们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探测他人需要的敏感雷达,而看不到自己的需要。
第二种,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别人。用课题分离的思路来理解,别人遇到困难,提出请求,那是别人的事。可是接受还是拒绝,是我们自己的事。不能因为自己拒绝起来有困难,就抱怨同时不该提请求。如果我们选择拒绝,别人怎么评价,那又是别人的事了。它既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也不是我们能剥夺的。因此,别人怎么评价我们,不应该成为我们的行事准则。
第三种,很多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做尝试。真正害怕的是别人的评价。
控制的两分法: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妄图控制我们不能控制的事情。课题分离,就是人际关系中控制的两分法。因为归根结底,每个人都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我们真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把别人的事情留给别人操心,我们也许就不会的担心别人的评价。
2.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如何变得成熟
(1)自我中心阶段和他人阶段
自我在人际关系中的发展,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即自我中心阶段、他人阶段和独立阶段。只有进入独立阶段,我们在关心中才能实现自由。
他人阶段的两个标志:
标志一:让他人决定我们的行为
把自己放到被动的位置,让他人来决定我们的行为。顺从或反抗都不好。反抗是另一种形式的顺从,因为它没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只能通过反抗别人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无论顺从还是反抗,都是把我们自己放到一个被动的位置,并让他人来决定自我的行为。这并不是成熟和独立的表现,因为他没有意识到,最终为结果买单的人还是他自己。
“我不好”有时候不仅是一种语言上的攻击,还会变成一种求帮助、求安慰的生活策略。这背后的假设都是:我的人生应该由别人负责。
标志二:难以容忍差异
越亲近的人,越难容忍他们跟我们的不同。夫妻之间的差异不是容忍就可以了,还需要达成一致,才能有进一步的行动。
要达成创造型的协议,在观念上有差异,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达成了某种一致:无论我们有什么样的矛盾,不要让这种矛盾影响我们的关系。因为有这种共识,他们反而更能容忍彼此的矛盾和差异。
独立阶段:
我们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清楚什么是别人的课题,把自己和他人分开,还能够理解他人,同时尊重自己。这种选择的自由,就是成熟。他有自己的行事原则,他知道怎么做对自己好。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就是君子遵循内心的规则行事。
十、新关系:关系是如何进化的
(一)独立意味着孤独
一个独立的人,是在心理上真正断乳的人。他可以求助,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同时他知道,别人帮不帮他,是别人的课题。从独立的那天开始,他就失去了抱怨的理由和资格。去掉了人与人之间习以为常的用控制和期待来维持联系的方式,一个独立的人怎么能不孤独呢?
孤独,也许正是人生的某种真相。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也没有人能完全为另一个人的生活负责。拥有是人际关系中最大的幻觉,没有人能够拥有另一个人,我们只是在各自的旅程相遇,彼此同行。这种相遇又长又短,最终我们还是会分开,各走各的路。
但正是因为别人没有必要一定对我们好,才有了感恩的理由。自由是美德的前提,所有人际关系中美好的东西,只有出于自愿的选择,才会变成一种美德。
(二)独立不会加剧人与人的隔离
独立之后,大部分人还是会投入和他人的关系中,只是这是自己主动选择的。
独立不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隔离。这是因为,一个人信奉独立和自由,同时也相信人性的善。
(三)分离不是人际关系的重点
孩子长大自发自愿离家是自我发展的基本规律。《你可以再次回家》只有离开过家庭的人才能选择回家。同样,只有在关系中独立了,我们才能以成熟的姿态真正自主地投入一段关系。分离从来不是人际关系的终点,自发自愿的选择才是。
没有什么关系是绝对的,只要别让自己过得那么苦就好,更不要明明是自己让自己过得那么苦,还要去怨别人。
(四)关系让我们迷失,也让我们找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