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帆老师给出的第一个回答是:读小说,能够培养移情能力。
什么叫移情能力?简单说,就是同情他人,理解他人是怎么想的能力
但是,这种能力在人和人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有的人很强,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情商高。有的人很弱,弱到了极点,就是反社会人格,他无法理解他人的痛苦,所以干起坏事来也就没有底线。那这种能力能帮我们干什么呢?
何帆老师举了个例子。创业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1999年夏天,硅谷的风险资本家莫里兹,红杉资本的合伙人,见了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说要干搜索引擎。要知道,在当时的美国硅谷,搜索引擎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了。雅虎、微软这样的大公司都进来了,投资一个年轻人,而且没有什么工作经历的年轻人。为什么要投资,其实是没有什么依据的。
但是结果呢?莫里兹不顾别人的嘲笑,坚持给这家企业投了1250万美元。这家公司名叫Google。现在你知道这一票赚的有多大了吧?那这是凑巧吗?
其实也不是。莫里兹在牛津大学读的是文学专业,他说,自己的天分就是能和企业创始人产生共鸣。他能够感受到这些人到底在想什么,有没有激情,有没有信心。他说,自己最担心的是有一天会失去这种知人的能力。在投资人的嘴里,我经常听到一句话,说投资就是看人。对,咋看人呢?如果没有这种移情能力,人是看不懂的啊。
你可能说,我又不做投资,我干好自己的活儿就行了。不是啊。现在很多工作本质上都是在对人做投资。你在一个任务中,选择什么样的人来合作,在合作中又选择和他们的哪个侧面来合作,本质上都是在对人做投资。要是没有移情能力、共情能力、不了解人,其实在这个时代,我们很多活都干不了。
那下一个问题又来了。
读小说就能培养移情能力?这个事,肯定是没有什么实验数据做支撑的。但是,我自己有亲身体会。我就是属于移情能力天生比较差的人,全靠后天学。在同样的情境下,该怎么得体地处理?自己不会,没关系,向别人学,甚至可以笨拙地学,照猫画虎地学,一招一式地学。只靠身边的人,当然学习资源就不够。但是小说里的大量情境,其实就是最好的自我训练材料。
举个很著名的例子吧。2018年,金庸老先生离世。怎么向这位大侠得体地表示哀伤、不舍、但是又用一种豁达的态度呢?你会发现,媒体们找来找去,还是找到了一句金庸自己在小说里写的句子。杨过的一句话:“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你看,那么难表达的微妙情感,原来小说里早就准备好了。
这里要说清一个误区,有人可能说,小说里不都是虚构的吗?错了。小说家写出那么多情境,那么多细节,都是他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搜集起来的,拼到一本小说里。按照何帆老师的说法,写传记的人,反而会作假,写小说的人,听起来是虚构,反倒会给你无数真实的细节。
这是读小说的第一个好处。
那还有一个呢?何帆老师说,是悬置道德判。就是把判断这个东西悬起来,存而不论。
这个有点反常识。我们这代人的语文课,用了很大的精力来分析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的,这就是判断。一篇文章,一本小说,似乎总是要通过什么、说明什么的。但是长大之后发现,其他文体,说明文,议论文什么的,那确实都有中心思想,得判断点什么。而小说,那是真没有。
一部《红楼梦》,你非要说它在批判封建主义,也行,但是只要真的读过的,就知道,绝不是这么简单。任何一本优秀的小说,它是把生活的复杂性封装在一个产品里,一次性地扔给我们,拒绝我们在过程中用简单的判断来总结它。那些判断都被悬置了。
你就设想一下,如果红楼梦的故事是真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会是什么结果?
林黛玉做出一首好诗,粉丝就会起哄:“太感动了!贾宝玉娶她娶她!”贾宝玉刚和别的丫鬟有点瓜葛,骂声又来了:“这个渣男!”宝玉挨了他爹的打,粉丝会喊:“心疼!放开他!有本事打我!”看见王熙凤出场,马上就有人嘘他:“这个坏女人,去死!”
对,我们现实生活中,大量的人每天都在做轻率的判断和站队。回头一看所有这些态度和判断,都很肤浅、不负责任。不是对别人不负责任,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今天的很多所谓的舆论场,不就是这种信息的垃圾场吗?
从这个角度再回头看一眼那些小说吧,它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每一部好小说,每一个鲜活的小说里的人物,都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它的命运,理由和软肋给我们看,他让我们有机会看到生活的完整真相,并闭上那张动不动就要下判断、说立场的嘴。这也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小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