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P88-91
一、焦点解决的几种导向:
目标导向、正向导向,改变导向、行动导向啊,这都是焦点解决的特点,关注目标、以终为始,关注正向、扩大正向等等,更多的强调如何去改变现状,可以做点什么等等。
二、焦点的态度:尊重,欣赏,佩服的态度。扩大当事人的自觉与选择,咨询师其实就在不断的去确认当事人的知觉,扩大他的世界,让他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也有了更多的选择。提升了他的希望感与自我赋能。当事人有了知觉,知道自己哪里不错,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就有了希望感,拥有了能量。
三、强调基本的咨询技巧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没有基本咨询技巧的话,咨询师可能是进行不下去的。
未知的问句是SFBT更为看重的技巧,意思就是保持未知的态度去提问。保持未知,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不一定能保持未知,但要有意识的去练习,慢慢的就能更多的保持未知。
四、初学焦点的时候的困难往往是新旧的咨询派别的冲突,哲学的冲突。
我们可能会纠结到底是要不要问问原因?但是到后期的时候,更多的人可能就会就是怎么去具体的应用。尤其是在各种具体情境中如何应用技术问句来对话,这个时候就需要督导老师就案例进行具体的探讨。
焦点解决应用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是将焦点解决纳入到自己已经有的治疗的取向里面。
第二个层次就是开始去能用它的技巧以及它的核心的理念信念。
第三个层次是能开始应用到生活,成为生活哲学。
焦点咨询师要去努力的方向:成为一个温暖友善,提供正向支持,相信容易看到人们的优点,对于新的意见是开放于弹性的更为接纳的态度的专业人,还是一个优秀的倾听者,特别能从问题中听出优势,以及做一个有耐心于择善巩固的人。这就是我们要去训练的方向。
五、我们对于焦点解决的各种误解:
①最开始的误解就是我们容易认为焦点解决不谈负向。
当然不是。焦点解决也是要去了解他的问题的,了解大概什么情况的。同时如果当事人他很想聊的话,咨询师要去陪着他去探讨的。不是说我们绝对不太负向的。不是说一直要维持正向,当事人聊负向,咨询师就可以赶紧的拽回来。这样的话就违背了当事人意愿。
②有的人就认为焦点解决治标不治本。
那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焦点解决的一小步精进的理念。很多新手咨询师容易忽略进展这个观点。进展就是持续的精进,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这就是进展。如果没有进展,就没有持续的一小步,没有持续前行的话,那么很多东西可能确实会变成治标不治本。
焦点解决更多时候强调的是进展,通过一小步一小步成年累月的持续前行,最终变成他的一种生活模式和态度。那这样的话他就真的能达到既治标也治本。
③多好人都知道目标例外一小步。但却忽略了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往往都认为要赶紧去找例外,找到例外,扩大例外,强化例外。
改变目标实现目标。但是如果当事人的目标定位不准确,那么咨询师的努力可能都是错的。
焦点解决是一个以终为始、以目标为导向的学派。所以确定解决目标架构的重要性,甚至比例外架构还要重要。所以我们要更看重目标,一场咨询的时长比例如同头大身子小,我们要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去抽丝剥茧,一步一步去确认目标。探讨大目标下边的小目标,表层目标下边的深层目标。
目标一旦探讨清楚了,后边的改变也就变得更为简单,行动、例外这些都能更容易聊出来,所以咨询师其实在做什么一个精细的同步于倾听的历程。
探讨目标的过程是一个同步与倾听的历程。目标的形塑往往是一个不断确认的变化历程。我们需要不断的确认,逐步的变化。不是说咨询一上来就能把目标就聊得很清楚了,聊出目标是需要时间的,不会那么快一下子就聊得很清楚。这需要时间,需要过程慢慢澄清。
④有的人认为焦点解决不重视情绪。
其实不是,焦点解决也很重视情绪。只不过焦点解决会更容易从整体上去看一个人,因为受系统观的影响。焦点会更多的关注这个人,而非只关注情绪。
当然我们也会更多的看到当事人这个情绪背后的在乎与看重,以及怎么样可以更好的去帮助当事人确认知觉,找到他在乎的,找到他想改变的确定目标,以及拥有哪些资源可以做什么。这对改变是有帮助的。一旦他目标清楚了,想要的在乎的知道了,能改变现状了,那么他的情绪自然而然也就有变化。并非说在情绪这里要花很多时间去探讨。
六、最棒的SFBT咨询师是:在当事人走出晤谈室的时候,他忘了他的治疗师是谁,只记得自己的目标例外与行动。
其实这就是一种不居功的姿态。老子在他的道德经里边其实就提到:圣人出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之的意思就是不带有目的性、的功利性的做事,我们做了很多的事也不表现出来骄傲,不居功自傲。
17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