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咏梅老师的直播里听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幼儿园小班的女孩儿要管奶奶叫妈妈,为什么呢?
原来是妈妈生了二胎弟弟以后,女孩儿就开始跟着奶奶睡,忽略了大宝的感受,比如:孩子从幼儿园放学回到家里,想要摸摸弟弟的时候,妈妈或奶奶就会说“你别摸他,你还没洗手呢,你不能抱他,你万一摔着他了怎么办”,慢慢地,孩子在家里感觉不到了自己的存在感,于是有一天她跟奶奶说:“奶奶,我以后叫你妈妈吧,我以后没有妈妈了。”奶奶心疼坏了,向咏梅老师寻求了帮助。
当我听到这个案例时,似曾相识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2017年春节前,生弟弟时哥哥刚11岁,正是小升初的关键时期。在决定要老二之前我和爸爸是和老大商量过的,孩子不仅没有反对还挺支持的,整个孕期对我特别关爱,就像一个大人!所以在去医院之前,哥哥满心欢喜,期待早点见到弟弟!弟弟出生第二天,哥哥不仅给弟弟准备了礼物写了信,还将自己积攒的零花钱拿出来包了一个大大的红包让爸爸带到了医院。出乎意料的是当我和弟弟出院到家没几天,哥哥态度居然360度大转变,动不动就哭,对着弟弟吼,还爱发脾气。说:奶奶天天像防病毒一样防着我,不让我摸弟弟,不让我抱,不让我靠近!既然都这么嫌弃我,就别要我了!束手无策的我,既要照顾弟弟还得兼顾哥哥的学习,情绪非常不稳定,动不动就拿哥哥不懂事说事,导致孩子的学习受到很大影响。
直播间咏梅老师就案例分享了一个特别实操的方法:
作为家长,我们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做事的方法。比如:大宝从幼儿园放学回到家的时候,妈妈或奶奶就可以这样说:“姐姐回来了,弟弟可想你了,来,咱们一起洗洗手,洗完手咱们先摸摸弟弟,”引导孩子去洗手,同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从外面回来洗手,也要让孩子看到,洗手是大家都会做的一件事,而不是专门针对她自己设置的规则。等到孩子洗完手以后,拿着孩子的手,说:“来,摸一下弟弟,轻轻地,轻轻地摸一下。”这个时候孩子才知道什么叫轻轻的,如果大人只是说你手太重了,孩子并不知道什么叫轻轻的摸。这是第一点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学会的。
第二点,孩子想抱弟弟,大人怕孩子摔了,就一直说不能抱不能抱,如果摔着咋办?我们可以让姐姐抱着弟弟,然后大人在抱着姐姐,确保二保的安全,不就可以了吗?姐姐抱的是不是也抱的很舒服?这个时候姐姐才会有弟弟也属于我的感觉。
这样一调整孩子很快就好起来了,也不会再管奶奶叫妈妈了。
咏梅老师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如果当时我接触了院长的课程学习了并有这么多高能量的老师指导,哥哥的心理创伤也就不存在了。孩子心里够委屈了,不仅不懂得安抚引导,还往伤口上撒盐!现在想想愚蠢至极!
生活没有那么多如果,一切都还来得及!早学习,早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