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聊的话题涉及到产品的设计,我本身对这个方面并不擅长。这篇文章主要是我回忆过去自己做过的项目的出来的总结与反思,如果你有不同的声音,欢迎一起讨论。
另外声明一下,我写的文章都是我自己基于我的处境做出的一些思考,可能有很多文章写的比较片面,所以如果有的文章和你想的一样也不要觉得我说的就是对的,希望你可以通过我的文章开启自己其他的思考角度;如果我们想的不一样,那么也不要生气,可能我们的处境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同时希望你也能从反面去思考一下,从相反的一面看待问题。
更多选择意为着更多对比
先讲一下我在上班时候的经历,看一看我是如何通过更简单的产品提升客单价以及转化率的。
我原来的一份工作是做网课的销售,课程的方向是电商美工类的平面设计。最开始的时候课程有三个选择:入门基础课程A,售价2500元(虚构)、进阶提升课程B,售价2000元、套餐课A+B,简称AB,售价3000元。
当时听完公开课会有很多学员加到我的微信说想学习,说自己有一些基础,是不是直接学习B就可以了。作为销售肯定是希望更高的客单价拿到更多的提成的,当然从为学员负责的角度也更希望能报套餐课AB。所以遇到这样的学员就会耗费很大的精力去检验他的水平,然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让他报名AB。
另外就是还有一些学员觉得我学习一个基础的应该就可以了,太多了怕自己学不会,所以就很主动的说老师我要学习基础课,我要报名A。那上面的问题就又来了,我要为学员负责呀!这时肯定有人说不对,这回人家都说从基础开始学了,不存在学不会的问题了。
没错,确实不存在学不会的问题了,但是拿不到更高的提成的问题就又出来了!我是销售啊,我是有自己的职业素养的。所以我又开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他光学基础就等于你买房子只买了地基,但是我们要的是房子对不对。所以最后也可以让他们报名AB。
老出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产品设计有问题了,为什么总是会这样呢?本身来说课程的设计是没什么问题的,应该存在分层的设计,方便学员做出对比。课程设计没问题那肯定是老师讲课介绍的时候或者我介绍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然后我们开始改自己的话术,老师上课的时候直接把B课程取消,直接介绍课程A和课程AB,通过凸显A没有优惠购买,AB可以很低的价格很完善的服务来突出。我在销售的过程中也不再提及B课程,直接把课程表给融合成一张。
通过减少用户的选择的方式,我们成功的提升了AB课程的转化率,A课程的购买占比也降低了很多。由此也可以看出如果对于产品的讲述不清楚,给用户太多的选择之后用户会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做出选择转移到对比产品上,而这也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更多对比意味着更多时间
接下来要说的是我正在做的项目,外卖优惠券业务。因为外卖优惠券业务的流量承接是在公众号的,所以如何提供领券接口,关注后第一条自动回复推送什么样的内容就变得很重要。
最开始的时候我的设计很简单,关注后就直接推送美团和饿了么两个平台的外卖以及闪购的优惠券,很简单明了,直接就能找到领取的入口,转化率相对来说也比较高。
后来我在观察同行的时候发现很多同行设计了很多个领优惠券的入口,比如美团外卖可能就有三个领券的接口。我一看这我也得做呀,三个接口不就意味着用户可以领三次红包,我不就更有机会拿到更高的佣金了么。
说干就干。因为我有两个公众号,所以我在其中一个公众号上直接把关注后自动回复和菜单栏都给修改了,有多个领券的接口。为了对比修改之后的效果,另外一个公众号我没有做出任何改动,一切如前。
大概对比了三天的时间,两个公众号的其他变量都是一样的,包括每日提醒数、新粉丝的数量等,然后发现我改版之后并没有什么提升,甚至转化率还有一些下降。
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你看到了一个信息说关注公众号就可以领取外卖红包更便宜的点外卖。那么你过来关注之后是不是要找外卖红包在哪领取,是不是要看一下外卖红包有多大。
但是如果你给出了太多的选择用户是不是会将注意力从:“哇,这个公众号能领到外卖红包”转变到“哎,这么多红包哪个红包大呢”然后进行各种对比,这就会给用户更多的选择权。
更多的选择权意味着更长的选择时间,而且这个时间是每天都会这样的,因为每个外卖红包领取的接口给出的红包都是随机的。而选择的时间越长出现意外的概率就会越大,可能在选择的时候被中断了一下后边用户就不愿意再将同样的时间用在已经做过的事情上。
而且说回这个项目,一般的用户一天也就是中午在公司点一顿外卖,只能赚到一次佣金,那么我们多做出来的选择除了让用户看起来很厉害也没有太高的价值。
结论:不要给太多的选择权
说完了这两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之后也可以得出我自己的结论,对于要不要给用户过多的选择权这件事上我的选择是不要。
选择权是一种权利,拥有选择权意味着用户可以更加主动的去做出自己的判断,而这其实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因为我们希望主动权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可能说到这里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觉得主动权永远在用户的手里,这么想也没错,但是如果我们一直按着这个思维去做自己的项目时,自己就会一直被动,很多想法也很难去执行出来。
正在做新的项目,在设计选择的时候思考到了这个点,有感而发的写一篇文章,希望也能引发你的思考,加油哇!!!
今天是我持续写作的第 17/30 天
每天分享我自己的收货以及思考
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欢迎转发分享
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