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抗疫形势严峻。为什么病毒这么难以消灭呢。和它本身的结构有关。其实病毒并不复制,核心就是核酸,被外面有一层衣壳保护着。就是这层衣壳很具有欺骗性,给识别和消灭病毒造成了阻碍。
今天说的坏模因思维模型中的模因就和病毒很像。
模因,即模仿的因子。
因子可以理解成文化基因。
模仿可以理解成传播。也就是别人传输给我们的观念。
其实就是一段信息,被具有易传播特性的衣壳包裹着。
特点:高度流行化,在短时间内病毒式传播。
坏模因有以下特点:
1,诱使我们做出伤害身体的模因。
比如:吸烟、喝酒、嗑药等等。
2,与事实相违背的模因。
它给出了你很想知道的内容,但内容却是不科学的,会误导你的行动。
比如,经常喝红酒与助于健康。
3,让自己消极的模因。
比如,之前流行的“丧文化”“躺平文化”“读书无用论”等。它们确实在精神上缓解了我们的压力,让我们在高压的工作生活下,不要太为难自己。但究其本质,却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你可以选择消极,但社会的发展不会停下来等你。
所以,尽量遵循那些能促使自己更多积极行动,提高成长的模因。
4,通过欲望控制你的模因。
比如:游戏等极具感官刺激,让人欲罢不能的东西都要引起警惕。
5,小心那些抵制评估的模因。
所谓抵制评估,就是不能证伪。“信则灵”这种说辞就无法证伪。
比如:传销、迷信、神秘主义、阴谋论等等。
6,专制的一家之言。
这种一家之言,拒绝多种可能性。让你无法打开视野,看到其他更好的。
比如:说xx事物就是最好的。年轻人就一定要xx。
好模因:
有利于提高宿主的适应性。例如:人生智慧、科学知识等。
我们要区别坏模因和好模因,然后积极利用好模因。
但事实确是,坏模因比好模因传播的更容易。真的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所以,我们更要对信息、文化等进行审视,区分好坏,防止其对我们的思想和身体进行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