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 这是愚蠢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 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 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 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应有尽有 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 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01
#农家子弟# #单亲家庭# #童年不幸# #研究生# #网贷# #性格内向# 是在罗正宇自缢身亡后被贴在身上的标签。
一个雪后的冬日清晨,一间狭窄简陋的小旅馆,一根白色登山绳,就这样草草结束了自己25岁的生命。
为什么要自杀?
“我一个大专生都没崩溃,现在都有车有房了,你一个名牌大学研究生还去死?真是读书读傻了。”
2010年,罗正宇考入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学习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经过6年本硕连读,他于2016年毕业后进入到武汉一家央企工作。
初入职场的罗正宇被外派到杭州的项目工地上锻炼,每月工资6000元。可干了半年,他就不顾家人的劝阻,坚持辞了工作。
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让罗正宇开始对未来感到迷茫,那时的他决定放弃学了六年的专业,转而自学编程,想要重新开始。
“他老师同学又不是不能帮他一把,死要面子活受罪!活该!”
原本对未来有了新的希望的罗正宇,在辞职之后并没有实现跨专业的成功转换。
或许是因为在面试中的不断碰壁,让他再度陷入绝望,IT的路走不通了,原专业的路也不想再走了。
挫败感袭来,他感到自己失败透顶。
看着原本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朋友同学,现在却都已经走在了他的前面。
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最后一点毫无用处的自尊心。
“你自己倒是解脱了!你怎么不想想你的父母?他们怎么活?真自私!”
罗正宇的父母在他三岁的时候就离婚了,自那之后,罗正宇就基本没再见过他的母亲,父亲陪伴他的时间也很少。后来,父亲再婚了,和继母又生了一个女儿。
罗正宇,是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
“就为了这么点钱自杀,你可真有出息。”
在武汉的这一年,找不到适合自己心理预期的工作,不可能放下尊严去做有辱脸面的工作,不可能舔着脸让老师同学帮忙,更不可能向家里要钱。
所以,只好在这个城市“流浪”。
他开始接触网贷,下了很多网贷APP,也从微信上借了一些高利贷。新款还旧款,剩下的钱用来维持温饱。到最后,他一共欠下了五万多块。
02
1月29日那天,刚下过一场雪,凌晨三点多,罗正宇爬上旅店的楼顶,在那不断徘徊。
4点23分,他返回房间,写下遗言:
接着又返回了楼顶。
到了5点,他又回到房间,在便签上写下:老板,你立即报警吧,我在顶楼上吊自杀了,对不起……
接着罗正宇第三次爬上楼顶。
这一次,再也没有下来。
在走向生命尽头的最后一刻,他生命中短短的25年像幻灯片一样在眼前闪过:
三岁父母离异,打小就没有得到过什么父爱母爱。
童年缺失的爱和安全感,让长大后的他很难敞开心扉去接受其他人,只能选择把自己封闭起来,找不到任何一个人可以去倾诉自己的伤痛。
也让他无法爱上另一个人,没有一个女孩能陪他走过这段黑暗的日子。
家人,友人,爱人。
他身后空无一人。
只是他不知道,爷爷有退休工资,每天还出去赚钱,是为了攒钱以后给他结婚买房。
他也不知道,父亲在他死后,在他曾经待过的地方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
“我很好啊。”
他拼命埋藏起来“其实我过得一点都不好”的秘密,可他又是多么想让人发现。
他仿佛沉入大海,不停下坠,可他也多想有个人能把他从这深不见底的水中救起,哪怕只说一句,“你还有我啊”。
“其实我也爱你啊。”
可为什么有些爱偏偏要到彻底失去后才肯去展现呢?
“你为什么那么想不开啊?”
家人的痛彻心扉他再也看不到了,可又是为什么直到最后无法挽救之时,才发现想要的不过是想让他“好好活着就好啊”。
他死在黎明之前,孤独而绝望。
天亮之前的黎明是最黑暗的。
可是就只差一点点了啊,再等一会,天就要亮了。
03
之前有一个报道说日本有一百万“失踪人口”,他们失学失业,“蛰居”在家,逃避社会,封闭自我,不进行任何社交,长达数年。
其实罗正宇也可以算得上“蛰居”中的一员,尽管他还要出去吃饭,还要出去上网,并不是完全不踏出房门一步。
但是他们都是极度地想要封闭自我,不管是在小小的住所,还是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他们都是一个个孤立而无援的小小绝缘体。
在外界很多人看来他们是“废材”,是“Loser”,没人会在意他们的内心世界,只简单地把这一切归结于他们“只想逃避”,“太懒”,觉得他们可耻,从而更加避而远之。
可是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用。
在这则新闻下面的很多评论都表示,这不可能发生在中国,因为没钱就会被逼着出去上班赚钱了,因为要活下去。
但是像罗正宇这样的人,真的是孤例吗?
直到他死之前,又有谁知道他内心的煎熬,他又是如何度过这孤独又绝望的一年?
又有多少人明明心理已经脆弱到不堪一击,却还是咬着牙,忍着泪,表现出一副“我过得很好”的样子?
在这个时代,一方面是别人仍觉得抑郁症是因为矫情,另一方面又好像人人都病了。
谁没几个伤心流泪,辗转反侧的失眠之夜?
谁没在心里默默念过,活着好累,不如去死,一了百了?
只是有些人熬过去了,有些人依然在备受煎熬,还有一些人被最后一棵稻草彻底压垮。
在罗正宇死后,他被贴上了很多标签,人们想要通过这些标签来快速概括他这短短的一生,分析出他自杀的根本原因。
#农家子弟# #单亲家庭# #童年不幸# #研究生# #网贷# #性格内向#
通过这些标签,人们仿佛已经可以预见他命运的可悲。
可是尽管如此,他也曾努力生活过。
在罗正宇死后,他的很多朋友都被吓了一跳,“想不到他怎么会死,他是一个很乐观的人。”
罗正宇的一个朋友是这样形容他的,“跟不熟悉的人不爱说话,跟熟悉的人话很多,而且‘很逗比’。”
可谁成长的道路又是一片坦途呢?
罗正宇,他不过就是一个普通人。
像我们每个人一样的普通人。
自杀真的不疼,因为在死之前心早就破碎。
或许人生来本就孤独,或许人生本就是一场苦楚。
可是,都是会好起来的吧。
花落花又开。
太阳总会升起来。
总会有人,
来爱这个破碎的你,
凑成一个圆满。
你会很快长大。
而不是死在最好的年纪。
你会生儿育女。
告诉他们人生艰难,
但我会永远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