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用车行业挺久了,借着6月1号滴滴顺风车上线,在嘀嗒拼车、滴滴顺风车(作为滴滴打车app中的一个功能)、天天用车、51用车这四个排名靠前(app annie和百度指数的数据)的平台上注册成了车主,体验了一把拉活儿的乐趣。
概览
- 设备型号:iphone 5s
- 操作系统:iOS 8.1.2
- 体验产品:
嘀嗒拼车 V2.4.1
滴滴打车 V3.9.1
天天用车 1.5.4
51用车 V1.5.1
注册、审核、认证
注册过程,这四家都采用了手机号注册,相对于滴滴和51传统的短信验证码,嘀嗒和天天则采用了相对来说更安全的电话验证码形式。另外,滴滴半强行的绑定了微信。
注册结束后,要成为车主,还需要提供车辆信息(车辆品牌、型号及车牌号)、行驶证和驾驶证(简称两证)、车辆照片等信息,但具体到四家app,又有细微上的不同。
- 嘀嗒:提供车辆信息后,进行车主验证(上传两证及车辆45度照片),等待审核通过后,才能发布自己的通勤路线,收到订单推送。
- 滴滴:和嘀嗒基本类似,只不过车主验证环节略有不同,不需要照片而是填文字即可。
- 天天:相对宽松,注册成功后就可以发布路线,收到订单推送,还可以马上接单。但需要实名验证、上传两证和车辆正面及45度照片、设置头像后才可以提现。这种审核的方法,可以快速激活新注册的车主,比较符合用户习惯也让操作比较流畅,因为你新注册了一个app肯定是希望马上使用而不是等待两三天审核通过后再来使用,但未审核的注册用户就去接单子了可能会对乘客存在安全隐患,嘀嗒和滴滴可能就是出于这种安全上的考虑牺牲了一定的用户体验。
- 51:相对于前两种做法更折中。51注册后就可以发布路线并收到订单推送,但要实名认证、上传两证和车辆正面及45度照片并通过审核后才能接单。我觉得这种折中的办法不错,不过我提交了好几次都悲催的没通过证件审核o(╯□╰)o,51推送还挺积极,我只能干瞪眼看着接不了。。。
接单接活儿
依次从初始界面、路线设置、订单推送、已发布线路接单、附近临时接单、接单和评价、收钱提现几个方面说。
初始界面
先来看下一进来的初始界面。滴滴顺风车是作为滴滴打车的一部分,延续了之前一打开就是地图的风格。而其他三个均是独立的app,因此风格更“拼车”化一点。
线路设置
假设我住在10万一平的霄云路8号,在望京soho上班,恩对上班只是太无聊!发布上下班线路是下图酱婶儿的。
路线设置上这四家有几个小区别:
- 嘀嗒是5分钟的时间间隔,而其他都是十分钟。
-
天天在填写信息这一步就设置了是否搭载的开关,允许单程搭载,而滴滴是在随后的“已发布路线页面”有搭载线路的开关。而嘀嗒和51还不支持单程的上班路线搭载。
发布好上班线路后,可以在下下图看到,除了嘀嗒以外,其他都有一个添加按钮,就是可以增加除了上班路线其他的次要线路,比如今天下班后七点我准备从soho直接去亮马桥的和坐跟朋友们聚餐(是的这家日料好吃又不贵,鳗鱼饭北京前三,主厨也帅帅的)。次要线路的发布见下图,没有了嘀嗒。
3)次要线路的编辑界面,只有天天还沿用了上下班路线的双程,滴滴和51都变成了单程的形式,在我的体验中单程是更加符合用户习惯的,因为大多数情况是我临时想去某地,然后发布出路线看能不能顺上一个人。而天天只能发布双程的,再在“已发布路线”的界面关掉这个线路。
4)滴滴和天天对于线路都有个开关,用于是否开启提醒,而51还没有这个功能,只能删除线路。
5)嘀嗒的线路除了只能发布一种上下班线路外,每天也只能修改一次。其他三个都能任意修改。
订单推送
发布线路后,会推送相关的订单,那车主想要什么样的相关呢?四家app当然都是可以定制的。
- 嘀嗒:1)新订单提醒的button;2)顺路偏好:更多的顺路订单、仅非常顺路的订单;3)订单时间偏好:所有时间、仅上下班时间
- 滴滴:1)周末是否推送的button;2)顺路程度:非常顺、标准、一般顺
- 天天:1)提醒时间除了可以设置开启或关闭外,还可设置提醒的开始和结束时间;2)顺路程度:非常顺、标准、一般顺
- 51:和天天的设置逻辑一样,但界面做的相对更优化,集中在同一页
除了推送的设置,订单的提示框也是各有特色。滴滴最简洁,但个人最喜欢51的提醒,简洁的说明了时间、人物、费用,而且是四家中唯一一个表明了地点的。嘀嗒的推送也比较全,但“几月几号”、“出发”这种字眼比较累赘。
下面,说说接单,分为两部分,已发布线路和附近临时的接单。
已发布线路接单
前面说到,嘀嗒仅允许发布一条上下班的线路,接单界面嘀嗒也是分为了上班接单和下班接单两部分,相对很清晰。而其他三家把顺路订单都整合在一起,滴滴叫顺路订单,天天叫上下班接单,51叫新用车请求。界面如下图。
- 嘀嗒在乘客的起点、终点旁边都有个公里数,显示乘客的起点终点距离车主的起点终点有多少距离,这点设计很好,可能也因为嘀嗒只能发布一条上下班线路的原因,相对于其他三家更好的实现了这个优化的设计。
- 滴滴和天天都有“立即抢单”和“接单”的一键抢单按钮,更加快速便捷。
- 51有“查看错过的请求”,感觉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 滴滴显示乘客“顺风车出行几次”的信息,感觉有点累赘,顺风车主更多的看重的应该是时间地点是否顺路,再次就是头像看脸?以及乘客的爱好,职业之类的,对出行几次应该没那么关注,那在这么寸土寸金的地方显示这类信息是为了防止钓鱼执法?
下面看看详细的接单界面,如下图。
- 这一页四家都有更详细的乘客信息展现,除了头像和称呼外,嘀嗒显示了乘客的评分和乘坐次数,比较科学;滴滴显示了收到印象次数和出行次数,我觉得这算是两个维度相近的指标,不如直接显示收到印象的内容,出行次数的显示也没有嘀嗒简洁。但是滴滴在头像右下角强调了乘客的性别,是小加分;天天没有乘客的多余信息,在此页连称呼都省略了,感觉也ok毕竟在接单时不太重要,在接单成功后显示就可以了;51显示了乘客的评分、评价及信用,但相对于前三个,乘客信息占比挺大的,占用了地图的展示空间。
- 此页的信息分为地点地图、乘客信息和时间价格三大类。时间价格像嘀嗒、天天和51一样放在顶部和底部,留给地点地图和乘客信息更多的展示空间是我个人认为比较合理的。
- 地图方面,天天和51会显示我发布线路的起始和终点位置,加分。
附近临时接单
当然,你每天会去到一些非常规地点,如果是计划好的,你可以提前在滴滴、天天和51上设置好线路信息,也可以出发前查看附近临时订单。
- 嘀嗒在乘客具体地点后面添加了一个地点的区域标签,大大加分!北京太大了,作为非专业的司机很多地方并不熟悉,说中国红街你可能并不知道在哪,但说三里屯你就知道啦。
- 嘀嗒右上角有地图显示订单的选项,跟区域标签一样都是对地点线路的一个优化展示。
- 天天可以输入你要去的地点,再做匹配,大大大加分!说好的拼车顺风车嘛。
- 51可以选择时间和性别,时间大大加分!但这个时间还不是很精确,供选择的是今天下午,明天上午这样的时间段,我认为精确到可以自定义最好了,比如只显示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的单子。
- 嘀嗒有“随时”和“+/-15分钟”的标签,方便车主更好匹配。
- 滴滴、天天和51都有一键接单的按钮,效率更高。
终于到接单啦
这部分的体验我只有嘀嗒、滴滴和天天,51一直说审核我驾驶本信息不合格所以接不了单。。。
车主接单之后,嘀嗒和天天给了乘客10分钟的支付时间,超出时间自动视为取消。三家车主都不能单方面取消订单,需要联系乘客取消。滴滴我接过五次单子,被乘客取消了三次,比率稍微有点高,可能一方面是滴滴顺风车业务刚开通,很多人还在尝试阶段,另一方面鉴于滴滴的补贴很高,可能存在一定的刷单现象。
车主接单成功后,三家都接入了聊天界面,也有一键打电话。接上乘客后聊聊聊就到目的地啦,确认送达后就完成了订单,引导乘客和车主进行互评。好吧我承认,我三家app各只接了1-2单,所以每次都有点初试牛刀的小兴奋忘了截图。。。三家订单中的确认流程有点区别,但本质一样,在此就不表了咳咳。。。
在订单完成界面,显示行程相关的信息和双方互评。
- 嘀嗒仅显示车主方的评价,天天的评价入口太深,滴滴显示双方的评价且采用标签的形式,很简洁。
- 滴滴引入了一个分享按钮,方便传播。
- 订单完成后,嘀嗒和天天都关闭了聊天界面,只有滴滴还开放;嘀嗒和滴滴关闭了电话入口,天天还显示乘客的电话。我个人认为聊天和电话可以开放一个,以备不时之需。当然,想社交的车上就互留微信啦。
评价体系,嘀嗒和天天思路相同,都分为总评价、三项重点指标和评语三部分。嘀嗒的三项重点指标关注一对一服务、准时和车辆整洁,天天的三项重点指标关注一对一服务、准时和邀请坐副驾。实际上从协议上来看,嘀嗒是允许和最多一名亲友一起接客的(严肃脸),因此这个一对一服务的指标稍微有点不一致。
滴滴的评论体系采用了标签式,延续了QQ的好友印象模式,更简洁明了也方便统计,但可能因为和专车快车合用app的限制,滴滴并没有一个乘客对我的所有评价的汇总,只在各单个订单里显示评价。
收钱提现
这方面,我个人更看重的是提现的便捷程度,包括支持的银行、支付宝等形式是否多样,提现到账时间等因素。
总述
除了上面所说的一些四家细节上的区别,我的个人感受是嘀嗒订单最多,天天次之,滴滴目前补贴力度最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就我发布的望京soho到霄云路8号下班线路给我的推送订单来说,滴滴在下午14:00-16:00的时段订单相对较少,远少于嘀嗒,略少于天天,跟51基本持平,而滴滴17:00之后下班时段订单数要比下午时段多。我猜想原因一方面是滴滴的乘客使用习惯还是更偏向于之前打车,在要用车的时候叫车,短时间内就有应答,滴滴顺风车的部分乘客是从专车快车那边转化过来的;另一方面嘀嗒、天天进入拼车领域较早做的规模也比较大,前期培养了一部分的用户习惯。
另外,实际体验中,我觉得订单推送这块还有很多值得优化的。既然是拼车顺路出行,那么应该是三个维度的顺:时间、地点和人数。因为目前大部分鼓励一对一出行,车上有两人以上也不会考虑再搭个人,因此人数不算太大的问题。而地点来说,四家都有顺路程度的选项,但我认为还可以进一步做细化,比如我只想要目的地3公里内的订单,比如绕远点可以,但得结合线路和路况,保证我8点前到目的地等等。时间来说,也可以作进一步的细化,比如我八点半出门上班,我只想接八点二十到八点四十之间的单子,比如能保证我九点半前到单位不迟到即可等等。因为是抢单机制,目前车主会收到很多推送,我个人觉得想接到一个满意的订单还是有点浪费时间的,而且这些推送会让时间碎片化。当然,我也可以选择不接受推送闲下来的时候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订单,但一般好的订单都会被抢走。因此这些自定义的设置能很大程度上优化车主的体验,帮我自动做筛选,当然这背后涉及到的算法会很复杂。甚至以后,是否会转变到Uber似的派单,车主通过竞价让利,出一个可接受的最大让利额去争抢订单,完全去除车主做筛选的过程并做到最优化的配置。
就我个人来说,补贴的价格是一方面,能否更快的接到更好的单子和搭乘更优质的乘客也很关键。首先,这个更快更好涉及到前一段所说的订单推送的筛选和算法;其次,需要更多更好的乘客加入进来。我认为拼车和打车专车的一个不同在于,打车专车倾向于先做大供应,保证能提供有足够多的司机,从而吸引到更多的乘客用户。而拼车的前期冷启动更偏向于是双向的,司机和乘客都很重要,因为非盈利的模式弱化了服务,让两者的关系更加对等,这也是嘀嗒和天天引入社交的一部分原因吧。
总的来说,这一周的拼车车主初体验我玩的很嗨,它为这种陌生人引申来的弱连接带来一种新的可能,我喜欢和陌生人聊天,聊着聊着油钱也挣出来了时间也没耽误简直不要太赞,有乘客夸我车技好的时候特别开心,为女司机代言哈哈。很喜欢这种接地气的互联网改变生活,也许现在还有很多不完美也远远谈不上颠覆,但不远的将来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你在分享的时候,不知不觉也会得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