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关口,第十届中国—新加坡领导力论坛以“大变局时代下的领导力建设”为主题,为跨越国界的治理智慧对话搭建了重要平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石泰峰强调的“与时俱进加强领导力建设”,不仅点明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关键命题,更揭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密码——唯有让领导力跟上时代步伐,才能在风云变幻中凝聚磅礴力量,在砥砺前行中书写发展新篇。
领导力的与时俱进,首在坚守“不变”的根本立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人民至上”始终是领导力最坚实的根基。中国共产党百余年铸就伟业,靠的就是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从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到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从基层治理的精细推进到公共服务的不断升级,无不彰显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初心使命。这种立场并非抽象的理念,而是具象化为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让云阳菊花、忠县忠橙等农产品走向全球市场的务实举措,是让西部民众共享开放发展红利的生动实践。正如中新两国在治理中共同秉持的价值追求,唯有把人民福祉放在首位,领导力才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与支持,构筑起抵御风险考验的铜墙铁壁。
领导力的与时俱进,贵在锤炼“求变”的革新魄力。当今世界,技术革命迭代加速,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固守老办法、沿用旧路径早已难以为继。石泰峰提出的“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正是新时代领导力的核心要求。从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的建成,到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的落地;从跨境融资通道向西部10省区的复制推广,到“一单两报”海关监管模式的创新实践,中新合作的丰硕成果,本质上都是领导力主动适应变革、引领发展的产物。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新课题,领导干部更需打破路径依赖,以“敢闯敢试”的勇气优化治理流程,以“善作善成”的智慧破解发展堵点,让领导力在应对挑战、开拓新局中不断提升成色。
领导力的与时俱进,成在胸怀“开放”的格局境界。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封闭的现代化,而是开放包容的现代化,这就要求领导力必须具备海纳百川的视野与胸襟。中新两国建交35年来,从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累计签约347个项目、金额达260亿美元的务实合作,到领导力论坛上的深度互鉴,证明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完全可以在相互尊重中携手共赢。在全球气候变化、经济复苏乏力等全球性挑战面前,领导力早已超越国界范畴,需要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新加坡公共服务统筹部长陈振声所言的“持续投入理解中国发展”,正是这种开放包容心态的生动体现。新时代的领导力,既要立足中国实际推进现代化建设,又要以开放姿态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在国际合作与互鉴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更多正能量。
更要看到,领导力的与时俱进离不开自我革命的精神底色。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为锻造坚强领导核心提供了保障;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改革勇气,让领导力始终保持生机活力。这种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自觉,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力不断提升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保证。
时代浪潮滚滚向前,领导力建设永无止境。第十届中新领导力论坛的举办,既是对过往合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唯有持续推进领导力的与时俱进,坚守人民立场的“不变”,保持改革创新的“求变”,秉持开放包容的“恒变”,才能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让中国式现代化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奋进中谱新篇,为世界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