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研习会运营七大标准
明确的战略定位:研习会建立目的,一句话阐明目的和成立理由。
清晰的成果界定:以终为始。结果必须是可以评价和可量化的。
严格的议事架构:为保证最终成果的实现,还必须设计一套议事架构。过程决定结果,任何结果必然来自于一个过程。
受控的情境:创建了一个受控的社群文化,以确保思考过程的质量。同时,正是因为思考过程的受控性,才能够确保人们思维范式的真正发生转变。这样一种受控的社群文化,是由三大原则构成的,分别是无错误原则、严格程序化原则、用事实说话原则。
无错误原则:强调在研习会会议上不允许任何人否定别人。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本质不是人们的看法不一样,而是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无错误原则,不但能够保证每一名研习会成员的建议能够被大家所接受,关键是它能够帮助研习会会议真正的快速达成共识。
严格程序化原则:严格程序化原则要求思维过程必须严格遵循所设计的架构进行,只有确保任何一个步骤获得一个结果、研习会成员并就这个结果达成一致,方可以进行下一个步骤的思考。尤其是在思考的过程中,不允许“抽条”,可以跳过某一步骤而进行下一个步骤的思考。用事实说话原则:《跨界•研习会》从来不使用色彩鲜艳的便利贴,因为《跨界•研习会》明白,人们很难清的阐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尤其是研习会刚刚建立之初,很多研习会成员甚至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需要通过“定义”这个工具训练每一名成员的思考质量。也就是在弄清楚他到底想说什么的过程中,提高他思考的品质和思考过程的正确性。人们之所以不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因为他思考的不彻底,“定义”可以让他更加彻底的进行深入思考。实际上,这也是研习会的重要任务,锻炼研习会成员的思考能力。
议事规则:任何团队游戏或团队环境均需要规则,以保持结构的有机统一。规则的存在是要使研习会成员团结一致,把浪费的时间减少到最低,更重要的是确保过程的质量,能够快速的就战略性问题达成一致。
章程:章程是组织或团体的基本纲领和行动准则,为保持研习会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章程。对本研习会的性质、宗旨、任务、机构、人员构成、内部关系、职责范围、权利义务、活动规则、纪律措施等做出明确规定。
成员发展策略:研习会还必须建立《研习会成员发展策略》,为研习会的成员发展与劝退、退出建立一套原则,如研习会成员的数量、入会成员的标准以及劝退的标准与方法、退出的标准与流程等等都需要建立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