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一节小自习,就讲了一道题!也可以说为了一个游戏才讲了那道题。
当然,课前准备还是少不了的,这学期学了乘法,所以在教室门口候课时,教室里已经传出来了朗朗的背诵乘法口诀的声音。孩子不知是知道了其中运算的奥妙,还是把它当成了一首儿歌,反正背诵的声音悦耳极了!甚至到了最后越背情绪越高涨!越背速度越快,就为了最后一句“九九八十一”的胜利✌!背完了,孩子们个个气喘吁吁,一听我说“这节课,我们来做游戏好不好?”后,心情是更加安耐不住了。
“想不想玩?”“想!”干脆利落。请看白板。这其实就是课本上的一道练习题,送信。把带有数字的信封送到对应信箱中,一个“7的倍数”,一个是“8”的倍数。“太简单了”李明轩说“把14送到7的倍数的信箱中,因为14是7的2倍”。一阵热烈的掌声自发的响起,后面的数字迎刃而解。这道题就是让我们掌握7和8的倍数,请同学们思考:7是7的倍数吗?王怡然说:“不是”追问为什么不是?陈熙熙说:“是”那又是为什么呢?“因为7÷7=1,所以7是7的一倍”教室里再次响起了雷鸣搬的掌声啊,说的太好了。总结出7的倍数是7 14 21 28 35 42 49 56 63,后面呢?我们来想:7的9倍是63,那么7的10倍是多少?李昕育说到:“7的9倍是63,也就是说9个7是63,7的10倍就是10个7,10个7是70。继而可以推出7的11倍就是70再多一个7,就是77……”接着总结出70 77 84 91 98。
“好了,终于到了做游戏的时候了。准备好了吗?我们首先要明确游戏规则。就是从1开始数数。每次到7的倍数时拍手不说数字。听懂了吗?开始吧!”第一次,姚同学数到7时,直接说出了7,但一部分小朋友反应特别快“不对,7的倍数的时候应该鼓掌,7是7的一倍,所以应该鼓掌,不应该说出数字”姚同学害羞的拍了一下手,赶快坐下了。游戏继续,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看到说错的同学“唉”“不对不对”“错了错了”“应该说的”“应该拍手的”“说的时候不能拍手,拍手的时候不能鼓掌”,到数字大的时候74也拍手了,“对吗?”我亲切的问同学们,寂静一片,同学们思考的样子可真可爱啊。“不对,74不是7的倍数,84才是,而且我们可以看黑板,老师也已经写出了”黄煜峰说到。终于数到了100,孩子们意犹未尽,强烈要求再来一次,好,新一轮的挑战开始了,这次不像第一次,同学们变的小心翼翼,一个数字一位小朋友,答案也变的慎重起来,居然没有出错的直接数到100!厉害了,我的娃!
想不想接受更难的挑战?刚刚是7的倍数的游戏,现在我们增加难度,7和7的倍数,不但是刚刚7的倍数的那些数字,还有数字中带有7的也不行。“天啊”刘阳感慨了起来“那从70,哦不对,应该是从69开始玩拍多少手啊?”哈哈……刘阳的样子惹笑了所有人。挑战开始,1 2 3 4 5 6 拍手8 9 10 11 12 13 拍手15 16怎么办?拍手,继续 18 19 20拍手22 23 24 25 26拍手,28?不行,要两个小朋友都拍手,因为27数字中有7,28是7的倍数……在孩子们激烈的讨论声中,放学铃声响了。没有办法,接下来的挑战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体验,明天课间可以和老师来玩,也可以和同学“以数对友啦”。
老师在课堂学习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数学要注意看、听、思、记。而其中思又是最重要的。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探索才能学会数学和会学数学,与其说学习数学,不如说体验数学和做数学。始终给学生以创造发挥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扮演主动角色,教师不代替学生思考,采用探究互动的方式,培养了他们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概括,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不断探究的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