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记App的体验创新
作者:周朋泽,班级:工设1602,课程:界面设计,指导:余永海。
选题围绕拍照、照片后期处理及分享的问题,也是针对“足记”这类相片和视频处理App的体验问题,展开的用户体验分析和交互设计创新。选题App的名字很好,但具体表现以及交互体验与名字不符。该选题的目标用户为以本人为核心的一群人。
一.选题:初步的活动定义
从“足记”App的图像后期处理功能出发,到代表个人情感体验的图片分享,对于优秀摄影师来说,是一个展现自己作品,分享个人心得的场所。对于普通使用者来讲,则是单纯的加工图像,进一步加强从图像本身带来的情感化的体验,也就是所谓的“臭美”。
App出现前,人们的常见活动情境?
从图像处理功能角度出发,在该类App出现之前,大多数人们首先都是使用手机自带拍照功能进行📷,然后将图片导入类似“美图秀秀”、“天天p图”进行滤镜的添加及更多详细的图片处理,或者用这些App自带的美颜相机进行拍摄。专业的摄影师或者说优秀的摄影爱好者则是使用专业的相机进行拍摄,然后用电脑的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加工。
从社交的角度出发,在该类App出现之前,更多的人们则是将处理后的图片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其他社交媒体进行分享。
本质上,人们想要获得什么情感体验?
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是什么人,首先都会对美,尤其是自身的美进行一定的追求来达到自我欣赏的目的。再者,分两种情况:一部分人希望通过对照片及视频的分享,从他人的角度获取自身的成就感及满足感;另一部人则是希望通过对图像的储存及整理,做出一本属于自己的关于照片的“日记”,从而达成成就感与满足感,并完成自我情感体验的升华。自我追求:现如今关于图像后期处理的App多如牛毛,人们的用户体验也伴随着水平参差不齐的App对图像处理功能越来越挑剔,从单一的滤镜添加,到更为细致的修图功能,各式的App功能越来越复杂,但是这也导致了这些App脱离了手机软件的初衷——简洁易操作。“足记”这款App在图像处理功能方面做的很优秀,它可以对图片及视频进行“电影大片”式的一键式傻瓜操作,并对大片自我识别后推荐相应的字幕供人们挑选并使用,从这一角度来讲用户体验感爆棚。但是,过于优秀的实用功能凸显了其在用户兴趣、成就等一系列社交体验的上疲软:“足记”这款App从一开始便一直在向社交媒体的方向进行努力,该有的“广场”、“推荐”功能它都有,但这个“圈子”却只是单纯的自身App使用者的一个“圈子”,非常的局限性,不能达到与亲朋好友分享的功能,依然是回到该App出现前的样子,单纯的将其当成一个使用工具,加工处理后,发表在其他社交媒体上。因此该App便暴露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对使用者的用户粘性不足,从而也降低了用户的好奇、兴趣体验。另一个角度看,人们通过对图像加工处理后,系统会对图像进行按照时间的先后发表在自身的个人页面上,他人可以通过搜索ID获取图片,这也导致了之前所提的另一部人的用户体验极差——因为它不能对图像进行保密整理,虽然有对个人页面照片删除的操作选项,但从而会导致不符合开头所提到App 的名字。
重新定义:足记App
足记App可以是图片分享平台,可以是摄影技巧平台,亦可以是志同道合人士的交友平台。图片分享平台:人们可以对图像进行分享并添加评论功能,使人们可以客观的进行评价,给发布者一个有效的反馈。摄影技巧平台:优秀的摄影爱好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对美的理解,他们可以进行经验的分享以及对他人摄影心得的取长补短。交友平台:拥有相同审美的人,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交流,完善对自我的追求,弥补自身的不足。
二、发现问题:现有App的情感体验分类分析
1. 现有App方案的活动情境。
从足记App来看,主要的活动情境有:
(1)加工情境(图像处理):拍好照片,照片没有加滤镜,没有配字幕,没有九宫格,丑爆了呀。我要变得美美哒。发生频率极高,极重要。情感体验:很强的审美体验,处理照片后自我满足感很好,低好奇感,无兴趣感。
(2)发布情境(作品及心得):照片处理好,想发布一下,顺便自己整理一下做成照片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发生频率高,重要。情感体验:高成就感与满足感,低兴趣感,无好奇感
(3)浏览情境(智能推荐):闲暇时看看他人的作品,貌似系统推荐的内容有待进步。发生频率低,一般重要。情感体验:较高兴趣与好奇感,较高的审美体验,低满足感,无成就感。
(4)交流情境(自拍分享):发好朋友圈后,也想看看其他的小姐姐小哥哥的自拍,欣赏一下大噶的颜值与气质。发生频率一般,一般重要。情感体验:高兴趣与好奇感,很高的审美体验,较高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2. 逐类分析情感体验。
(1)生存体验:发生频率高。
人们有对其App所拥有功能的追求,尤其是在图像处理方面有着它独特的功能,这是其他美图软件所拥有不了的。但不可否认,其生存体验也遭受同类App的挤压与考验。唤醒水平高。
(2)成就体验:发生频率高。
当使用者使用其功能后,相对而言,比使用之前其成就感与自我满足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尤其是得到他人认可和积极的点评之后。唤醒水平较高。
(3)兴趣体验:发生频率一般。
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没有新鲜内容的推荐,其兴趣体验自然而然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其功能模块仍会维持一定的兴趣体验。唤醒水平一般。
(4)自我体验(自信、自尊、自豪和自爱):发生频率高。
自我体验的来源分两部分,一部分来自自我认知水平的提高,让使用者内心得到愉悦的体验。另一部分来自于他人的三观,人与类聚,物以群分,使用这款App的他人水平的提高,对自我体验也会造成一部分影响。唤醒水平高。
(5)审美体验:发生频率高。
该类App使用者都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美的追求是肯定的,一如既往的。从对自身的审美出发,到对他人的审美评价,都能让使用者的审美体验得到肯定,尤其是遇到相同审美体验的人之后,双方的审美体验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加成。唤醒水平高。
(6)依恋体验:发生频率低。
按理说,其优秀的照片处理功能应该会让使用者得到一定的依恋程度,但是其社交功能的不完整,让人得不到依恋体验。唤醒水平低。
(7)归属体验:发生频率低。
当使用者分享从该App处理过的图片后,其水印加成,会让使用者有一定的归属感。唤醒水平低。
(8)影响力体验:发生频率一般。
其影响力体验大部分来自于其他社交软件的分享,这让其本身的影响力有一定的下降。唤醒水平一般。
(9)好奇体验:发生频率一般。
大多数的好奇体验都是对他人作品的期待,但因为分享的人过少以及推荐的人群不太符合使用者,所以好奇体验收到影响。唤醒水平一般。
(10)道德体验(赞赏、荣誉、幸福):发生频率低。
因为只有点赞功能,对自身影响很小,没有太多感觉。唤醒水平低。
(11)理智体验:几乎没有
3. 提出体验的创新目标。
(1)自我体验:大多数人们使用“足记”是想通过该App的照片处理功能达到美化自身的目的,但也有部分使用者是想对自己照片的整理达到“日记”的目的,并完成自我对审美的追求。
(2)社交体验:目前人们大多的社交都来自互联网,因此自身的出行和享受,都会通过互联网来达到社交的目的,因此该App想要提高人们的社交体验,必然要跟其他社交软件进行争夺流量。
(3)成就体验:过于简陋的社交体验造成使用者的成就体验不只是来自其软件本身,大多数来自其余社交软件,因此想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需要增添更多元素,设置更符合使用者的“圈子”。
三、寻找思路:选题的活动分析
足记App属于拍照的活动,具体的活动有很多,比如拍照、修图、赏析、学习经验、社交,等等。以下将从看、聊、学、写、做和玩六方面对活动进行分析,分析动机和情感体验。
1、活动分析:动机和体验
(1)出门旅游想拍个照片再修个图(做):出门在外,遇到好风景,总要抓住机会留下纪念,没有专业的相机,单单依靠手机也能出个大作品,动机:内心有分享景色的需求。期望:主要是个人体验。
(2)想看看他人的作品(看、学):闲暇无事,想看看他人的作品,如果可能,还想浏览他人的日记,与他人互动。动机:学习经验,扩展交流。期望:拓展社交圈子,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能够一起娱乐,拥有跟好的社交体验。
(3)学习摄影技巧(学、聊):想学习专业摄影师的经验,提高自身的水平。动机:与他人相比,更多的摄影技巧可以拥有更多的人格魅力。期望:成就体验,自豪体验,兴趣体验等。
(4)志同道合人士组成的兴趣圈(看):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能够自由组成一个圈子,并且能够随时随地的交流分享。动机:想要得到来自一个“圈子”里的认可。期望:社交体验等。
(5)做一个照片日记(做、看):编辑一个主题,能够将图片导入,自由编辑成一个日记,记录自己的美好生活变化。动机:记录自己生活体验的提高。期望:成就体验等。
2、初步确定活动目标和体验目标
经过对吃的活动分析,吃货App活动中值得创新的主要活动为:
1、拍照(做、看)活动,体验目标为审美体验、自我体验等。
2、聚会(学、聊)活动,体验目标为社交体验、成就体验等。
3、学习(学、做)活动,体验目标为成就体验、社交体验等。
4、写日记(写、看)活动,体验目标为成就体验、自我体验等
四、体验创新:新App的功能设想
围绕情感体验目标:自我体验、社交体验、成就体验,分别列举人们常见的活动情境,描述行为细节,包括爱好的、习惯的行为。然后,分析哪些具体情境提升了体验,哪些不利于体验。最后,提出值得借鉴的创新思路。
(一)拍照(做、看)活动
1、审美体验
(1).常见生活情境:我想修图,想要美美哒。
出门旅游,没有专业的单反设备,只有一部手机,一处风景,一个人。优美的风景深深的印在脑海里,却不满足于自我欣赏,更想分享给自己的爱人,自己的亲朋好友。但过低的硬件条件并不能将美丽的人与景完整的呈现在他人面前,因此需要修图,需要简单明了的美化功能。
分析:关键点在于修图功能的简介易操作。良好的人机交互体验不仅能够使用户在众多带有美图软件功能中使用“足记”这款App,更能够提升用户的兴趣、成就与满足感。
思路:在使用者创建用户阶段,为使用者创建摄影经验与水平的不同阶段(类似于新手,熟手,高手)来供使用者选择,并结合从低到高的等级阶段,为用户提供从简单到复杂的使用功能介绍,相对应的操作程度能给用户带来愉悦的用户体验,避免出现不符合使用者自身水平功能的尴尬情况以及较差的用户感受。
(二)聚会(学、聊)活动
1、社交体验
(1).常见生活情境:想看看他人的作品,如果可能,还想浏览他人的日记,与他人互动。
当自身的用户体验得到满足的时候,人本身的特性会让使用者不自觉的对他人的作品产生好奇感,当自身与他人的作品产生共鸣的时候,更会有一种评论以及更进一步交流的冲动。因此,正常的普通使用者无可避免的都有对社交的需求。
分析:人都是趋向于集体活动的,因此社交体验对正常人来说是一个刚性需求,对一款App来讲更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对“足记”这类定义为功能性社交软件的App。因此,强化社交体验,应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思路:系统根据使用者的年龄、性别、学历、兴趣爱好等情况设计不同的标签🏷️,根据标签来推荐相关作品,并开放相应的评论功能(参考网易云音乐),评论应是积极向上的,能为浏览者带来积极的社交体验以及道德体验的,并为互动双方添加好感度,当通过交流等一系列的交互使好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开放相应的互动功能以及互动标志,使其能够在社交体验方面更进一步。
2、成就体验
(1).常见生活情境:想要得到来自一个“圈子”里的认可。
人的成就体验大多来自他人的评价与认可,当获取积极的评价的时候,人们便会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优秀的成就体验会让用户自发的为其进行宣传,因为在宣传的同时,如果得到他人的认可,会让宣传者得到更进一步的成就体验与自我体验。
分析:不同水平的人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当水平过高的人与水平过低的在一起的时候,双方都会有着较差的成就体验。因此,为使用者建立一个水平相等的“圈子”则是关键所在。
思路:系统为用户建立属于他们自身的一个“圈子”,并及时为“圈子”推荐相对应的文章以及照片,“圈子”内的成员发表的作品可以互相浏览,评价,点赞,打赏等等。
(三)学习(学、做)活动
1、社交体验
(1).常见生活情境:想学习专业摄影师的经验,提高自身的水平。
人的需求是变化的,对美的需求更是永无止境的,当自身的拍摄水平,照片处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想要突破这个瓶颈,则需要他人的经验,专业的用户指导,乃至一对一的线上辅导。
分析:关键点在于如何辨别用户的水平,如何为其推荐相应的攻略以及相对应的优秀作品,这便需要大数据的支持以及平台自身优秀经验和攻略的储备。
思路:平台应积极储备相关资源,例如优秀的摄影师,优秀的获奖作品。与此同时,还需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精准定位并投放相关资源。使用者各项水平的进步在于提高其专家用户的社交体验,当专家用户的社交体验得到满足时,他们才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经验的分享于交流当中来。
(四)写日记(写、看)活动
1、成就体验
(1).常见生活情境:我想拍照片来记录自己的成长。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愿望,也有着记录自己变美,变得更加优秀(例如减肥过程)的需求,但是这个过程是持续一段时间的,并不是短暂完成的,它需要经历一个“暂停——继续”的过程。
分析:既然要经历一个断点继续的过程,那么如何在暂停一段时间后,仍能回归并继续这个进程则是关键所在。想要保证用户的自我体验,使用户达成最初的愿望,那么必须要提高产品的粘性,让用户能够回想起来还有这项活动要进行,还愿意继续进行下去。
思路:App每隔一段时间结合当前用户相关情况(如上次使用地点,时间,照片环境)向普通用户推荐优秀照片攻略,为用户提供签到功能,并在签到页面联系当前热门新闻,时尚潮流,其他App带领的节奏,给用户带来共鸣,通过这些来提高产品的粘性。
(五)总结思路
将围绕处理图像、兴趣互动、经验交流、制作日记(图片)为主要情境展开创新,秀图、交友、学习作为辅助情境。初步改进规划:圈子、广场、图像、我,四个模块。初步设想如下:
“圈子”模块,相同爱好的人群组成的圈子,成员来自自身关注及邀请。各种符合圈子水平的推荐内容(照片、攻略),提升社交体验及成就体验(好奇、兴趣和审美)。(提供各种拍摄经验,成员交互,共有虚拟资产等等)
“广场”模块,各种可靠的旅游风景地的推荐,各种符合不同人审美的颜值推荐,符合使用者自身设置的标签及相关情景,提升自身体验与成就体验(好奇、兴趣和审美)。
“图像”模块,提供各种修图工具,提供各种分享途径,能够时用户自主学习并操作,提升用户的自身体验(成就和满足)。(主要功能为大片式修图,一键式滤镜,一键式添加字幕、字幕内容的推荐等等)
“我”模块,提供日记功能,增添私密性操作管理,提供自由式排版与分享。在整理的过程中享受成长的快乐以及所经历的一系例的情感体验,提升用户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六)总结:新App的功能模块、设计想法和体验目标
(1)App名称:足记App。概念解释:为摄影爱好者提供照片处理功能,使爱美人士通过照片的方式记录并分享自己的生活,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日记,提高自我体验,提升对生活、对美景的追求,升华自己的情感体验。
(2)情感体验目标:自我体验,社交体验,成就体验。
(3)广场模块。设计目标:为用户提供旅游景色推荐以及颜值推荐,实现好奇兴趣体验。
(4)图像模块。设计目标:为用户提供图像处理功能,并提供相关技术的简介与推荐,实现自我审美体验及成就体验。
(5)圈子模块。设计目标:为用户组成相同爱好的圈子,为圈子提供经验之谈以及用户之间的社交互动,实现用户社交体验以及成就体验。
(6)成就模块。设计目标:为用户提供主题建设及日记编辑功能,向用户推荐相关主题的内容以及他人的作品分享,实现用户的自我审美体验、社交体验及成就体验。
五、情境故事:功能模块的交互设计
围绕体验创新的思路,重新构建活动情境,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回避消极因素,并通过故事讲述出来。
1、广场模块的主要情境
(1)欣赏美景主流程:打开App。首页便是广场模块中的景色推荐,按地域划分为国内和国外,按景色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我可以欣赏一下大神摄影师的作品,详情点进去,还有拍摄照片的详细信息,拍摄设备等等,看上喜欢的还可以保存下来当做壁纸。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打开App>广场首页,上方导航栏(国内/外,自然/人文),下方是图像缩略图;浏览并打开喜欢的图像>该图像的高清大图,附带详情信息(拍摄设备、时间、地点、作者);添加爱心>收藏成功;保存图片>本地图库
(2)浏览颜值次流程:想要看看他人的自拍照,欣赏一下不通地域的人文风情,身为一名男性同胞,还多想看看不同地方,不同气质的女性,有看对眼的可以留言进行评论。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打开App>广场首页,颜值专区,下方是图像或视频的缩略图;浏览并打开喜欢的图像>该图像的高清大图或视频的播放链接,附带详情信息(拍摄设备、时间、地点、作者);喜欢并评论>添加评论反馈
2、图像模块的主要情境
(1)图像处理主流程:拍好照片,我想处理一下照片的细节,添加个滤镜或者改个大片式风格,再添加点字幕,体现一下和他人的与众不同,自我欣赏一番,然后保存下来,分享给他人。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打开App>下方图像界面,可以使用该软件自带滤镜拍摄或从本地相册选择图片,进行编辑;选中本地图库内的照片并导入>各种推荐的滤镜及基础功能,智能识别图片的人像和图像推荐相信的字幕或者名言警句;处理图片>保存至本地图库,分享给广场或添加至个人主页,或通过其他软件发布
3、圈子模块的主要情境
(1)学习经验主流程:上次加了个好友,他把我拉入了一起健身的圈子,说里面有很多人的经验分享,包括锻炼方法,饮食习惯等等,我刚好有空,可以浏览并学习一下,顺便看看自己的生活习惯与成功的人差在哪里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打开App>下方圈子界面,我的健身圈子(包含各种附带图片的经验分享卡);点开一个关于健身的经验推荐>关于分享者的个人经历,个人感悟及图片分享;收藏文章>收藏至个人主页
4、成就模块的主要情境
(1)编辑主题主流程:拍了很多照片,想记录一下关于自己减肥健身的一系列过程,方便以后自己回味之前的生活,也可以给后来人留下经验,分享自己的心得与辛苦。
文字交互流程和对象:打开App>个人主页,有很多之前留存的照片还有收藏的他人的作品;创建主题>添加标题,设置日期,增添图片,添加提醒时间,主题内容;浏览个人主题>随时随地点开未完成的主题并随时修改和增添图片及内容;分享主题>已完成的主题进行分享,分享至广场、圈子,或者通过其他软件发布
六、原型设计
(一)板块规划:
(二)主要流程和界面:
1、广场模块的流程1:浏览某个颜值
2、广场模块的流程2:搜索某处美景
3、广场模块的流程3:学习某个经验帖子
七、界面设计
1、广场首页
2、照片首页
3、照片大图
个人课程总结:
通过这阶段课程的学习,首先了解到从何处入手进行交互设计,如何分析产品的用户体验和情感体验;然后,掌握了如何系统的进行一款app的体验创新;再者,虽然这份简书编写的过程有些曲折,经历了一次变动,但仍然是我至今为止写过字数最多的、最令人满意的一份;最后想说的是,虽然这个课程在开始的阶段以及最后情景模拟的阶段比较令人难以入手,但是老师的范例和许多以往的作业以及同期大家作业的共同进度的分享,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接触他人的想法及思考过程,这得益于简书这个平台的完善的专题分享,也十分感谢老师的辛苦付出,祝愿老师和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