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堉其人 ·邓宏里·
朱载堉字伯勤,号句曲山人,又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隐居称九峰道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郑藩第六代世子。
朱载(土育)的父亲郑恭王朱厚烷,布衣简出,读书能文,颇好律历,雅好名节。父师友何塘操持耿介,为文浩翰,律历成著,学术醇真。朱载(土育)在这样的王府熏陶下自幼纯朴奋发。九岁能诗会文,十一岁被立为世子。
嘉靖二十九年九月(1550年11月)郑恭王因劝谏明世宗“修德讲学”,同时又遭受盟津王之子的诬陷,被削为庶人,禁锢高墙。面对这飞来横祸,年仅15岁的朱载(土育)愤然筑土室于官门外,开始了长达18年的席蒿独处苦读生涯。早从先秦,晚到宋元,朱载(土育)对涉及数学、乐律、物理、计量、天文历法等上百种著作穷追不舍,志在探奥乐律穷秘。他说:“余为人之所长,惟算书是好,因其所好而穷之,以求至乎其极”。他以大量的计算数字,去填平通向乐律学顶峰道路上的条条沟壑。
隆庆元年(1567年),郑恭王在大赦天下中复爵还政,朱载(土育)也重返世子府。
万历十九年(1591年),恭王薨,年近花甲的朱载(土育)理应承继王位,但他累疏让国,未经诏准就毅然起离府第,卜居府城北九峰山之阳渔家坡村东的桑园,作了有违金册祖规的“叛臣逆子”。万历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三日(1611年6月3日),朱载(土育)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朱载(土育)“儿时即悟先天法,稍长无师授辄能累黍定黄钟,演为算法,审律制器,妙如神解”。24岁写出我国“音乐学上的大型处女作《瑟谱》”。复爵后的前十年,在与父王共同完成《操缦古乐谱》过程中,他自己又进行了《旋宫合乐谱》、《六代小舞谱》、《灵星小舞谱》等六部舞谱的创作。他用平均律谱写的“旋宫乐谱”,比德国作曲家巴赫的“平均律钢琴集”早三百多年。此后,朱载(土育)考异同,辩疏密,系统总结传统律学的经验,又著成《律学新说》、《乐学新说》、《算学新说》、《律吕精义》和《历学新说》等。他运用“同律度量衡”学说,运用自制的双排八十一档大算盘,通过二三十年的开平方、开立方计算,终于解决了不同进位制的换算,在全世界最先得出了求解等比数列的方法。由此,又比法国科学家默森早55年,于万历九年(1581年)在全世界最先创立了“新法密律”即十二平均律的理论。他以黄钟律尺为单位,每律之长都精确到了小数点以后24位。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高度评价这一创举。他说:“朱载(土育)所发明的十二等律,却是一个一做就做到登峰造极地步的大发明。……直到现在谁也不能推翻它、动摇它,他所用的算法,直到现在也还是照样的做。他算出来的数目字,直到现在还是直抄了用,不必我们自己费心。……全世界文明各国的乐器,有十分之八九都要依着他的方法造。”
在中国,历法与乐律相结合已有悠久的历史。朱载(土育)“辑名历五十家,倾心考证,时刻分秒期吻合于玑衡”,著成了《圣寿万年历》和《万年历备考》即《历学新说》,求得了比元代“授时历”和明代“大统历”更为精确的回归年长度值的计算方法。用这个方法计算出的1554年的长度值为365.2420200日,这与应用现代天体力学理论公式所推算的结果相比,全年的误差仅有17秒。
朱载(土育)并没因登上了乐律学顶峰而止步,他在九峰丹水的十八、九年间,又新著《律吕正论》、《律吕质疑变惑》、《嘉量算经》、《圆方勾股图解》和《先天图正误》等书。他抓住都察院勘札“修明朝正史,要求天下王府进书籍”的机遇,从万历二十三年起,就全身心投入到囊括《律吕精义内篇》和四部“新说”,六部“舞谱”在内共十五部著作的校核、增序、雕版、印刷和装帧之中。这部70多万字、数百幅图表的百科巨著,到万历三十四年才大功告成,名为《乐律全书》。
(《光明日报》1998.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