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关于华坪女高张桂梅校长对全职太太的态度,引发了作者对全职太太的社会地位及婚姻风险的分析,很犀利也很现实,让我的内心觉得一片悲凉。
确实如她所说,女人一旦不顾自己全权付出自己,最后的结果就是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交付到了对方手里,之后的生活就是赌了。赌人性,赌人心,赌对方知不知道感恩和关心。而即便感恩,也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是个在运转的,而感恩是有限的,何况多说男人是凉薄,不知感恩的。他们看到的只有现在此刻你在做什么,你吃他的喝他的,靠他养家;他们绝看不到你为配合他的工作,放弃的机会,放弃的家庭社会关系,为他消耗的青春年华。
所以,张校长的态度偏激,但是恨铁不成钢的体现。人性经不起考验,无论什么原因,当一个人把自己的生活的主动权交付于别人时,就是处于被动状态。他往让你好,你则可能好;他让你坏,你就痛苦也好不了。
军嫂里有很多都是这样的全职太太,而且多数是大学毕业。大多本来都有自己的工作或者刚毕业时都有机会谋求一份体面的工作,最后为了配合军人不断更换城市,为了家庭团聚。而不得不牺牲自我,沦为家庭妇女。军队里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他们符合两个特征,双方皆来至于其它城市,婆婆傲娇自私不帮助小家庭提供人力。家庭结构由夫妻二人和孩子构成。一个家庭的运转,就是男的工作,女的生儿育女接娃送娃,维持家庭运转,还要被瞧不起。然后女的每天生活在矛盾和煎熬中,在家带孩,自己不安心,总觉得对不起自己对不起父母的培养和期望,也让自己被动的承担着风险。出门工作,这个家庭没给提供时间,等孩子们能脱手了,自个年龄也大了,就业都没有市场也没有机会了。所以军嫂里有许多做微商的,那都是对自己不干沦为家庭妇女的最后的挣扎,只有微商才符合两个条件,既能挣钱不脱离社会,又有时间在家带娃。她们同样面对正常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也会因为在家而被不管事的婆婆刁难,也会被不知感恩的男人瞧不起,越来越处于劣事地位。请问那些瞧不起家庭妇女或者全职太太的,对这样一批家庭妇女该是什么态度?这批家庭妇女的问题该怎样解决?一概而论的偏见对她们这样一批人公平吗?
军人每一次的工作调动,就代表军嫂和孩子要当半年到一年半的留守妇女儿童。军嫂自己带着孩子们独自待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等待随军,没有亲人,缺少朋友(经常变换城市,处点朋友换个城市,不可能有人脉积累)。生活需要继续,买菜做饭送大的上学上兴趣班,带小的看病。自己都不敢生病,因为孩子生病了,军嫂可以带去看,军嫂生病了,还要拖着孩子去医院,特殊时期不想孩子们跟着去冒风险,所以能不看的病都尽量不去看。要经历孤独和无助,军人可能失联,需要他的时候可能永远电话联系不上,能联系上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所以遇事就是自己处理,求助于路人都比求助于这个身份的老公来的快,不耽误事。所有的主意和决定紧急时期都必须自己拿,事后诸葛亮和事后的安慰起什么作用呢?一次两次可以接受,基本如此人都麻木了。何况不是每个人都会事后过问或安慰的,他还可能觉得理所当然。这样的全职太太谁愿意去做呢?这样的苦现代社会的城市里有几个人在吃呢?但是选了的路是回不去的,空有遗憾和不甘,却没有时间。即便有金钱去支持这个家庭请保姆来做这些,腾出时间给女主人工作,这样的工作有几个人能做到母亲的程度呢?何况军人的钱也支撑不了这样强度的保姆费用吧?请问这样的全职太太或家庭妇女,该被用怎样的态度对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