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明天去陕博,为了避免在陕博花费太长时间排队,我们提前预订好免排队的门票。
一到陕博,能站人的地方都挤满了。对于第一次来的我们,有点懵了,问了几个路人也不知道网络票在哪儿取。小娃担心的问:“妈,我们还能进去吗?这么多人得要排多久队哇,今天能逛完陕博吗?”他一连串问了好几个我无从回答的问题,最后决定请教青旅小花,他提醒我看网络购票时票面有取票地址。
按网票提示我们来到取票地点,原以为可以轻松拿到票的,一看,也是看头看不到尾的排了老长一队,耐心等了一个半小时,终于等到了,真是一票难求哇!
因为有了去年在北京旅行的经验。小娃先去咨询台租了个讲解器,这个讲解器将会帮助我们填补历史知识空白。我说:“这个解说,你要认真听哦!”
他根据说明书很快知道如何使用讲解器,调试好讲解器,只见他认真的听着。对于他能听懂多少,先保留他的兴趣是关键。
我们最先来到的是国宝馆,这个馆非常人性化,有讲解志愿者在那里专门等候讲解。
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绿面俑”,“绿脸俑”是秦俑中最为独特的一尊跪射俑,我们很幸运见到了这尊并不常对外展出的秦俑珍品。
“绿面俑”此次出现在陕博的国宝展厅,是继淳化大鼎后国宝展厅迎来的第二位重量级“嘉宾”,也是日前正在展出的“帝国强兵——陕西国宝系列特展之秦跪射俑”展中的主角,更是秦兵马俑中唯一发现的“绿面俑”。
陕西最出名的文物,莫过于兵马俑;兵马俑之最,莫过于跪射俑。跪射俑全部出土于秦兵马俑二号坑东面,共计160尊,造型独特,制作精美。跪射俑是秦弩兵的一种,它的出土充分印证了秦军在冷兵器时代拥有弩兵兵种的历史事实,这种具有射程远、命中率高、杀伤力强的兵种在秦的统一战争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古代步兵战术动作的生动图谱。
这件跪射俑中的珍品“绿面俑”,除头发、胡须、瞳孔是黑色外,脸部颜色全是由矿物质的石绿颜料涂成的绿色。与人们熟悉的肉红色或粉白色面孔的秦俑完全不同,极为罕见。据悉,“绿面俑”1999年发现于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东北部的跪射俑军阵中,它的发掘出土引起了学界的轰动,对其“绿脸”的解读专家学者也在一直研究讨论。跪射俑作为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对于历史知识薄弱的我们听着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解,我们也对兵马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站我们来到“大唐遗宝馆”,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个藏宝馆。
走进“大唐遗宝”展厅,迎面而来的“两瓮一罐”看起来那么“朴实无华”,如果不是事先了解,任谁也不会想到,展厅内300多件稀世珍宝就是装在这些已有些破损的瓮罐里。真是感到非常好奇。听讲解员说,这些宝物的也是偶然发现。1970年间,西安市何家村某收容所在兴建房屋挖地基时,有人距地表0.8米深处,挖出了两个紧挨着的高65厘米、腹部直径60厘米的大陶瓮和一个高30厘米、腹部直径25厘米的银罐。当陶瓮被打开的一瞬间,几乎所有人都惊呆了,瓮口是一块方玉,方玉下面摞着银盘、银碗。金盆、玉带、银盒和鎏金鹦鹉提梁银罐等器物都在里面,琳琅满目。更让人吃惊的是物中藏物。打开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的盖子,里面竟然还盛着水,水上漂着几团金箔,12条长约4厘米、高约2厘米的小金龙,井然有序地站在上面。红、绿、蓝等宝石也全部在水中,堪称稀世珍宝。大大小小的银器、玉器、金器排列整个展厅,小娃听完讲解员的讲解,又还通过讲解器对应文物编号一一来了解这些文物的来历。
他说“古人们的生活好富有哦,这么多宝物。”我说“这一定是个富贵人家啦!”
他好像对这些金银宝物还是挺感兴趣的,查完一个编号坐在展厅一角安静的听,听完继续查编号,咋一看还蛮在行的。
逛完这两个馆,我们一起去吃午餐。对于吃百般挑剔的他,这算是来到西安,他能正常吃饭的一餐了。吃了大大一碗瘦肉粥和一盘星星鸡块。满足了肚子后继续向其它展馆出发啦!
来到第一展厅,他被几个小朋友玩记忆游戏的电子屏所吸引,他先是站在旁边观看,觉得超级好玩。就和哥哥说:“我们一起玩好不好?”“好,来,哥哥教你一些小绝招。”他赶紧凑上前去听。几个小伙伴越玩越嗨,只听他们“咯咯”的笑个不停。嗨得不肯走。这是小娃西安之行第一次交朋友,虽然时间短,但是玩得真是异常开心!我在一旁边休息边等候。
我们都有些累了,接下来的几个馆走马观花的参观完就出来了。来到展馆一楼,我在廊台上休息。
他说:“妈,你累了吧,我帮你梳头吗?”这么好的机会怎能错过呢,赶紧拿出梳子递给他。
他一边梳一边还顺口说着广告词:“蒂花之秀,青春好朋友”“妈,舒服点没?”“啊,真是太舒服啦,继续继续”看着他贴心而认真的样子,满身的疲劳已消除过半了。
引来了众人的围观,他好像旁若无人一样,继续梳着。我不禁感叹到“有小娃陪伴的旅行真好!累了还可享受梳头按摩,甚是人生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