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巡查时,我发现一个小女孩手上拿着个五彩的羽毛毽子,在走廊上走来走去。
踢毽子,是我小学的拿手好戏。和同学比踢毽子,我踢的个数常常是最多的。
我被羽毛毽子吸引了,大步流星地来到小女孩身边:“哇噻,这个毽子好漂亮!能给我踢一下吗?”
今天我踢毽子,当然不是来炫耀我有多么会踢。是想让孩子们感受踢毽子的乐趣,从而带动他们爱上踢毽子。
踢毽子,当今时代的确是个冷门游戏。可在物质匮乏的七十年代,那可是很热门的啦,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不会踢毽子。
小女孩笑眯眯地把毽子递给我,说:“可以可以!”
我拿起毽子就开始踢起来,毽子像燕子一样,在我的脚上灵活自如地上下翻飞。
这个举动一下子就吸引了很多同学来围观。目光里满是羡慕。个别胆大的同学忍不住说:“老师,你真厉害!”我又表演了几个花样踢法,孩子们竟然惊叫起来啦。
想要孩子运动,那就自己先动起来!多少父母抱怨现在的孩子喜欢玩手机,那是因为没有找到可以替代的乐趣。
踢了一阵子,我邀请同学们来踢,他们都摇摇头表示不会踢。我开玩笑地问:“同学们,会玩消消乐吗?”他们露出灿烂的笑容说:“会!”
哈哈哈,手机游戏是人人会玩滴。
踢毽子这种古老的游戏,其实好处还是蛮多的。眼、耳、腿进行灵活地配合,对于大脑的思维、眼睛的视觉、腰腿的转动屈伸功能能够起到有效地锻炼。小学生多踢毽子还能培养专注力。
我鼓励他们:“老师小时候也是不会的,多练习就慢慢会了。”
小女孩勇敢地说:“老师,我只会踢一个!”
我继续鼓励小女孩:“没关系,慢慢练习就会踢的个数就会越来越多。”
听我这么一说,她赶紧拿起毽子开始练习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
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
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看着她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童年的记忆如同奔流的河水涌出来,像欢快的歌曲美妙动人。
小时候,我们的玩具都来自于自己创作或制作。
用一枚铜钱或硬币,再加一张废纸就可以做一个毽子。
用一把稻草就可以编成一根跳绳。
用一块黑炭在地上画图案就可以玩跳格子。
把草垛当跳台,跑起来跨过去,算是跳山羊。
两人手持竹竿,一人从竹竿上跳过去,就是跳高。
家家户户有个装肥料的坑,父母会把鸡屎猪便放在坑里最底层,上面盖一层厚厚的茅草,我们就把它当作跳远的地方。丝毫不怕脏!(窃笑)
六月的晚上,小伙伴聚在一起,在屋外的外墙练习双手着地,双脚翻靠在墙上,像猴子倒立在树上……
我们的童年就是这么简单纯粹!游戏是我们的正当活动,玩具是我们的天使。
放学了,好几个孩子跑来告诉我回家要买个毽子来玩!
“好呀!好呀!下次我们一起踢!”望着孩子们蹦蹦跳跳离去的背影,我笑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