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尝试,都会有新的收获。未知没让我害怕,反而期待。
01 决定面试
因为报名参加了100天的外刊精读,知道友邻这个平台,在一天天的学习中慢慢喜欢上了这里:不功利的学习理念,认真负责的老师,坚持学习的小伙伴和学习群的互帮互助的氛围。所以后面在看到有年刊的时候果断入手了,毕竟有夏老师的《我的英语学习小传》的实体书!
后面看到老师发的友邻校园大使面试的朋友圈以后,十分纠结:害怕自己没有时间,害怕自己做不好,但最终我内心的偏向还是让我决定报名参加。因为每一次新的尝试,就算一开始做不好,中间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总归是有收获的。
02 入选期间
①自己在面试通过后甚是激动,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是乐呵呵的,想着睡醒后就大干一场。醒后就开始编辑文字,修修改改改改停停,我的文字篇终于“新鲜出炉”。发完文章后并未得到自己预期效果,有点小失望。后面开始思考原因,而后决定改变方案。
②一开始的“大海捞针”式的文字发送,没有反馈到事先想要的效果,有以下两点原因:
A.朋友圈的好友太少,所以看众很少。
B.Qq使用者的空间会有大量的信息,可能很大程度上看不到我的消息,甚至对方不看空间或已经在使用微信了。
这两个原因的根源都在于→对方可能并未看到信息。所以后面便精准定位,确定对英语感兴趣和想要提高英语的人,一个一个去私聊,和他们安利推广友邻,然后安利成功10个人。每天花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和精力去和目标人物介绍友邻以及讲讲我自己使用的感受与变化,虽然人不是很多,但是我相信因为这十个人,他们的朋友也有人选择了友邻,所以这个影响的人数也不算太少。在推荐的过程中,虽然也有不少人没有报名学习,因为自己的时间安排之类的原因,但是对于我用心地推荐还是很感动的。因而人数虽少,但是收获却很多。
③后面进入了友邻校园大使的进阶群,一开始有花时间去介绍和安利,但是处处碰壁,便有了畏难情绪;再由于专业课的实践周,自己的状态很糟糕,以及需要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在推广安利方面花的时间就极少了。现在想想觉得挺可惜和后悔的,没有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去坚持把这件事情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到和做好。但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也没有“时光机”,没做的努力自然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吃一堑长一智,不因内外界原因而放弃,而是努力平衡,做到且做好,不留遗憾。
03 总结大会
昨天由阿树老师在群中给我们进行了颁奖仪式和总结。在老师讲完后大家都发出各自的感想,但整合到一点:感谢这次机会,让尝试做到变成真正做到。大家都是在校大学生,都是第一次和他人推广安利东西,这个过程是从0到1的过程,遇到各种问题:怎么和他人说让对方更能接受,遭受拒绝时候的情绪调整以及如何做才能让推广人群更广等。通过思考尝试大家都在慢慢找到感觉,也影响了一波人。我当然也不例外。
因为深受社群的影响,所以我把报名学习的同学朋友都拉到一个群,给大家解答疑惑和加油鼓气以及通过我的坚持去影响大家继续坚持!通过聊天和看他们的朋友圈也是都在坚持每日学习,并且觉得学习很有意思,我认为这就是我想达到的目的。以己之力去影响他人,同时也是自我督促与进步。
四月了,希望自己继续坚持学习,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