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007第5篇习作,也是学习李笑来第25天,也算是一个月吧,作为第一个月的月总结。
春节13天假期放松了要求,虽然也有每天得到学习,但是没有及时记录和复盘,学到的概念虽然最初有些感悟,但是由于缺乏建立概念间联系和自己的理解践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晶,最终只能像小石子投入了水中,最初还有点波澜,但沉了下去后却不见踪影。
人的惰性真的是很难克服呀,虽然有元认知这样的方法在头脑中 "弹出窗口" 提醒自己,还是会在不知不觉中就滑进了惰性的大坑中,习惯了原有的思维方式,因为熟悉呀,因为不费力呀,不自觉的就掉进去了,一到放假,习惯就很容易被打断,就好比经历春节放假,工作状态需要调整,学习成长状态需要调整,但还是要逼自己输出,因为放弃一次,后面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无数次的放弃,但007不放弃。
1. 输出
日记其实一直有不间断的记,但为什么感觉努力了却没有成长呢,其实是没有分享(连朋友圈都没有分享),所以大多是自己写给自己看的,是单方面的表达,而写作是用来沟通的,要求文章的措辞,逻辑,分析论点的原理,甚至主动收集论据,这些都需要刻意练习。虽然我在记,但是记什么,怎么记,及时复盘,材料收集等都没有思考和总结,何谈进步呢。
目前的践行:
1 分享:及时留言,就像李笑来讲的,每天200个字,每周复盘,也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2 坚持:有道笔记 记日记和复盘。
2. 耐心
李笑来推崇的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按照自己的节奏,耐心的进行知识和能力上的积累。但是我喜欢定高目标,找捷径,想短期内能以最快的速度达成目标,甚至潜意识想短期脱胎换骨,这跟想一夜暴富有什么区别呢,极端情况下甚至会有 all-in 的想法,细思极恐呀。
有没有耐心其实在平时生活都可以观察到,比如锻炼的时候是急于完成10公里跑步,1小时锻炼任务,却忽略了肌肉拉升和运动带来的愉悦,又,比如听别人发表观点的时候,是急于反驳还是认真倾听?甚至,007作业雨有几十篇习作,又有多少耐心每篇文章点开阅读,却总想最好能一目十行,直接看到结果---亮点、金句,但每篇文章的思路、逻辑,甚至007同学在描述自己踩过的坑,都是值得学习和思考的呀。
所以,没有耐心,又何来坚持呢?! 就算一开始冲刺跑在了前面,但是这相对于整个人生长度来说实在太短太短了,迟早要被具有坚毅性格和学识积累的人甩在后面。
耐心的坚持,人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积累是一个复利模式,当我们通过前一段长时期的自我成长的积累,会在某一天出现在复利曲线的拐点上,突然学识,财富会爆发式的增长,那时的你,已经自然而然的脱掉换骨了。但是如果没有前期耐心的坚持和积累,根本达不到复利模式的拐点,甚至会一直在起步初期徘徊,所以,想把事情坚持下去,请培养耐心,那种按照自己的节奏跑完马拉松的耐心。耐心这种态度,会让时间沉淀出砖石,让人生变得闪耀。
3. 刻意练习
3.1. 元认知能力,像自动弹出式窗口一样,有意识的分配时间,调用元认知能力,观察、记录和安排注意力。
3.2. 学习《非暴力沟通》,不仅仅买了书,还听了樊登对这本书的解说。在处理情绪的时候通过观察->体会感受->表达需求的方式来沟通和交流。之前跟人交流总喜欢先谈体会感受,很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对方认为他没这个意思),所以先讲观察的客观事实,这样避免引起对方的反弹,毕竟是事实呢,再谈感受,对方就容易接受多了,最后要清晰表达需求,你希望对方如何,或者你能为对方做什么。
3. 《读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 学习非语言行为,利用琐碎的时间练习,比如早上等公交车的时候有意识观察其他人的行为,现在不说能多专业,但至少比以前更能注意到非语言行为细微的变化。
相比007其他同学我的成长不算快的,但是要想打破长久以来的思维惯性非一日之功,耐心,坚持,寻找方法,以自己的节奏前进,最终人生马拉松的成绩不会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