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53
今日原本要继续阅读《论对话》,但是想起前几日布置的课程大作业,心里总是高悬着一块巨石,时时要落下。
跟随郝老师一路学习了《儿童的人格教育》、《教育学经典解读》,这次的课程大作业,是最有挑战的。
这次的作业可选范围很广,有5条备选项,但细究每1条,要写好,并不容易。要么是就全书做综述,但不可老调生弹;要么谈教育现象,但不可泛泛而谈;要么讲自己的实践,但不可记流水帐;要么写课程实践叙事,但要用现象学描述……
如此看来,这次大作业的完成,非“跋涉山水”不可啊。
为此特意将以往八次课的思维导图翻出来。自从加入网师以后,我就以导图代替了以往的线性笔记,因为更容易回忆,同时也非常锻炼自己的逻辑归纳和总结能力。这次初步回看,又回忆起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的文本,那些关键的概念:主体性神话、手势教学、被动的能动性、润泽的教室,学习三位一体论……又像潮水一样翻涌在脑海里。
就像郝老师所说的,课程的结束,恰恰是自我学习的真正开始,从这次作业来说,自我学习的开端,也恰恰可以从回顾笔记、课程实录和综述、历次的预习作业,更重要的是,反思自己的课程所学与课堂实践的真正联系开始。郝老师在作业建议中提到:“讲师最希望看到的作业,是让佐藤学、波姆的真知灼见活起来的作业。这种“活起来”,是指运用佐藤学、波姆的理论解释和解决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包括进行专业的案例分析。”也就是说,课程大作业,并不是简单的叠加,或者兴致而发,而是朝向专业的案例分析、叙事讲述,借助专业视角的书写,来重新思考课堂的生态、教师学员本人的思维和认知的增长点。如果一门课程学习下来,掌握了大量的概念和名词,课堂却依旧是原样,那么这种学习是肤浅的、虚假的学习,也必将像普通意义上的教师培训和讲座,被遗忘在尘堆中。不仅虚掷光阴,更是自欺欺人。
郝老师在第一次授课时提到,清晰的思维从何而来?并不是复制别人的思想,包括书本、名人,而是其自身经历从混沌走向清晰化的过程,也只有学习者本人建构起知识的三重对话,在被动的能动性作用下,经历知识的创生,才可能真正实现这样朝向清晰化的知识穿越过程。从这个意义来看,回顾自己一学期的所学,同时返顾自己在课堂、教室里的经历,有多少验证佐藤学的实践,有多少打破沉珂的自我否定,有多少找到灵感迸发的高光时刻?这种种的思虑,不恰恰见证着自己作为教育者思维的不断清晰化吗?
我自身这次要着手的,正是这样的路径:究竟佐藤学、伯姆的理论和概念,有多少在我的理解和实践下在课堂中生根,是否发芽生长?遭遇过哪些教育现实的暴风骤雨?有何所得所失?更重要的是,它们重构了怎样的课堂、学生和我?作为班主任和英语教师的我,构筑了怎样的世界?……
从再次啃读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