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彻底不上班——不走出舒适区,但是我会去扩大#007不写就出局征文大赛

我从不强迫自己‘勇敢’,只是每个月做一件‘稍微有点挑战但能承受’的事。

兜兜转转,自己才是最大靠山

兜兜转转、跌跌撞撞,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靠山

作者:梓涵

排版:梓涵

文章字数:约1943字

建议阅读时长:约4分钟

图片来源:梓涵

真正的成长,是让舒适区“自动生长”——自己“走出舒适区”太难,试试这个方法

昨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获得了和「高人对话」的 52分钟,突然想起一年前,我每天读1小时以上的书、做疯狂学习的事情,可感觉自己越来越累,进步却像蜗牛爬?”

通话时长

我盯着屏幕,想起《认知觉醒》里的一句话:“真正的成长,不是跳出舒适区,而是让舒适区不断向外延伸。”


很多人把“突破舒适区”理解成“自我虐待”——逼自己做讨厌的事,忍着痛苦硬撑。但真相是:所有可持续的成长,都始于“在舒适区边缘种下一颗种子”。

本文速览——舒适区的真相、扩大舒适区的秘密、三步实操:让舒适区“滚雪球式”扩张。

01 舒适区的真相:不是“舒服”,而是“安全”

这就像你学骑自行车:

困难区:直接挑战越野骑行,摔10次就彻底放弃;

拉伸区:先在小区平路练习,熟练后再尝试坡道;

舒适区:永远骑儿童三轮车,永远学不会平衡。

哈佛大学研究显示:长期待在舒适区的人,大脑萎缩速度比活动频繁者快23%。

但真正的危险不是“舒适”,而是用“虚假舒适”麻痹自己——比如刷短视频、无目的闲聊,这些才是真正的“精神躺平”。


02 扩大舒适区的秘密:像种树一样成长


我,从不敢公开说话到成为演讲教练,演讲培训师,这个方法简单到令人发指:

“我从不强迫自己‘勇敢’,只是每个月做一件‘稍微有点挑战但能承受’的事。”

第1个月:在5人小组分享读书笔记;

第3个月:给团队做10分钟项目汇报;

第6个月:报名训练营做主持;

第12个月:积极、勇敢霸占舞台。

2024年 5月开始学写作

2024年6月做写作副班长

2024年7月 开始直播,写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做了一直想做的事情,带86岁农村奶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科学原理: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当我们面对“有挑战但可完成”的任务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这种愉悦感会形成正向循环。

就像健身时,肌肉在“撕裂-修复”中变强,人的能力也在“拉伸-适应”中迭代。


03 三步实操:让舒适区“滚雪球式”扩张

① 用“微挑战清单”代替“大目标” 

❌错误示范:“今年要读50本书”(压力过大,容易放弃)

✅正确操作:“每天读10页,遇到特别好的段落就画下来”(参考《认知觉醒》案例) 


案例: 

我朋友培养女儿学琴时,没有要求“每天练1小时”,而是: 

1 先弹1遍,标记错音; 

2 每天只练错音所在的1小节;

3 连续3次不出错才算过关。 

结果女儿不仅坚持下来,还主动要求增加练习时间。 


② 找到“85分法则”  如果满分是100分,把目标定在“比现在高15分”的位置。 

比如: 

写作:从“不敢下笔”到“每周写3篇500字随笔”(而非直接写爆文); 

健身:从“久坐不动”到“每周3次15分钟瑜伽”(而非每天2小时高强度训练)。 

原理:心理学中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中等难度任务能激发最佳表现。

就像跑步时,慢跑和快走交替比一直冲刺更易坚持。 


③ 设计“失败安全网” 

扩大舒适区难免遇到挫折,提前准备“三道缓冲”: 

1 允许自己后退:计划中断时,允许自己用“5分钟启动法”重启; 

2 建立成就银行:记录每个微小进步(哪怕只是“今天比昨天早起了5分钟”); 

3 寻找支持者:加入学习小组或找成长伙伴,互相监督鼓励。


写在最后:

成长从来不是“逃离舒适区”,而是像园丁培育植物给它阳光(正向反馈)、修剪枝叶(调整方向)、耐心等待(时间积累)。

当你学会在舒适区边缘播种,终有一天,那些曾被你定义为“极限”的边界,会成为回望时的风景线。

今日行动:

写下你今天可以完成的“1.15%挑战”(比如:多读5页书、多学3个新单词),完成后在评论区打卡。

成长是连续的微小胜利,而我们一直在路上。


我正在参与“7月写作月·007征文大赛”,007不写就出局是2016年12月20日由覃杰发起的写作成长社群,致力于【让更多人通过写作获得成长】,并和一群人相约——7天1篇写7年,写完7年去南极。

007聚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写作爱好者,马上3万人;2025年3月,88位007南极英雄抵达南极,兑现7年之约。

欢迎加入我们,一起写起来、写下去、写得好;扫码报名007社群,领取“南极珍藏版·007梦想笔记本”,开启你的写作成长之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