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习惯的养成它都需要一个过程,不能太强硬的去掰扯它,这样只会起到拔苗助长的效果。虽然家长拔苗助长的不要,但是在形成阅读习惯雏形的过程中家长的辅助作用一定不能忽视。
一般孩子自制力和专注度不是特别强,所以家长在辅助孩子形成阅读习惯的时候,要给他创造一个读书的环境,这个读书环境可不是咱们认知的读书环境,什么去图书馆,不要有人打扰,特别安静甚至能听到一根针掉地上的声音,这个环境重要嘛?是,确实是有帮助,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创造一个能让他自己发现自己感觉到这个阅读对他来说很有意思的环境是最重要,家长可以在一定的休闲时间,全家人一起阅读,创造一些关于阅读行为和动作的游戏,通过这些游戏和家里人的带动,让孩子对这一系列的动作产生一种瘾,自己的没事做时候,总想自发的去玩一玩这类游戏,或者和家人互动。在这中间家长一定不能着急,不要看见他玩就把他所有相关的一股脑全给整到一起,让他玩个够,想通过这从量变到质变,不能够的,你这样无非就是看见一个人在吃甜品,感觉他一盒不过瘾,一下买一车让他马上吃完,这样确实能达到量变,体重上去了,这谁也受不了啊,你就得让孩子在用一个玩的心态去阅读,多少无所谓,这个动作行为做了就可以,还有就是当孩子在书中习得了一些东西之后努力的让他展示出来,可以通过与家人或者小朋友的互动增强孩子自身的飘飘然的感觉,在“看我通过读书学到了这么多,我好厉害”,在孩子展示完后,做一些赞扬或者给予小小的奖励。
这样循序渐进,当发现孩子对阅读有自发自主的行为时,习惯的雏形也就打好了,即使这样家长也不要心急,尊重孩子,让他自己感觉和发掘,慢慢的就养成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