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比较缺乏界限感的社会。
孩子从小开始,界限感就是模糊的。比如当一个孩子自己跌倒,本应该自己爬起来,那是他自己的事,但父母却看着心痛,立刻过去扶起。其实,这种小事就意味着,善良的父母们已经侵入了孩子的界限。
等孩子长大去上学了,很多父母早送晚接,如果自己没时间就安排家里老人或保姆去接送,日复一日,风尘仆仆。
等孩子以后高考志愿了,大学恋爱了,工作了,要结婚了,父母也总是插手。
这种越俎代庖,会让孩子十分痛苦。他们会一直没办法彻底独立。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成年人的心态依然像小孩子一样。
不过,就像我经常说的那句话: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等孩子有独立意识之后,一边大声宣告“这是我的事”,一边让父母帮自己出房子首付。这就是两代人的痛苦,其实互为因果。
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时,常常会无缘无故依赖他人,或者经常涉足别人的私事,然后引发无数矛盾。
将来有一天,孩子也有了孩子,他们依然带着模糊的界限感开始与自己的孩子互动。所以这种模糊的界限感,被一代代传承。
很多痛苦和无奈,都是因为人和人之间走得太近了。那些好得一塌糊涂的朋友,那些如胶似漆的恋人,那些穿一条裤子的创业者,最后往往各奔东西。
一旦两个人之间没有任何距离,就不再分你我。恩惠一旦变成恩宠,情感的性质就开始变化了。曾经喜欢得有多深,最后伤得就会有多深。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佛陀身边曾经出现了像善星比丘、提婆达多一样的叛徒呢?因为太近了。靠得太近了,看不到对方的功德,观察不到对方的法身,所以他们看不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却看到佛陀的十四种丑态。靠得太近了,缺少了一种恭敬心,看不到对方的功德了。
老子说过: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如果一直任由感情升温,一定会消退并适得其反,这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两千年前,老子说过一句话: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很多人把这句话理解为邻居吵架了,其实这句话说的是人和人相处的最高境界:即便近到咫尺,却也不会互相影响和干涉,彼此独立,和而不同。
如今,我才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这句话描绘的竟然是一个非常和谐、文明的现代社会,老子真乃神人也!
人类正从群聚走向独居,这是一种趋势,这才是未来人类的最高境界。
一个社会的生产力越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近。比如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必须时刻抱团在一起,才能抵御灾害和野兽的侵袭。比如封建社会,男人是耕地种田的主力,女人力气小不擅长做体力劳动,必须依托男人才能有衣穿有饭吃。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生产力越来越发达,人们完全不需要非要依靠在一起才能生存下去。
科技的发展,把人从劳动中解脱出来,变成了指挥者的角色,于是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变得越来越独立。
人的个体化,是大势所趋。未来的社会的基本单位不再是企业,也不是家庭,而是一个个“个体”。未来的人,都会成为一个个完整而独立的个体。而且在互联网的帮助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完善,各种垂直领域越来越多,纵向发展也成了个人成长的一大趋势。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并且为之努力,互相干涉的情况会越来越少。
未来的社会将很有意思:一部分人完全理解不了另外一部分人,这一个人完全理解不了他身边的另一个人。不能理解没关系,能尊重彼此的不同,就是最高层次的修养。
传统的社会是“同而不和”,每个人都是在同样的模子里成长的,真实的内心被压抑,于是每个人稍有机会就会发泄自己。人的精力太多,又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转化成了各种负能量:拉帮结派、算计排挤、攻击谩骂等,这叫面和心不和。
未来的社会是“和而不同”,人和人之间的区别会越来越大,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没有人再有闲心说别人闲话,也没有人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谁也没有权利把自己的三观强加于人,这叫多元化共存。
这就是文明的进步,我们今后再也不用过问那些冷与热,亲与疏,阿谀与恶语,附势与踩挤。让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尘梦里,谁也不欠谁的。
关于爱情,最美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喜欢他,他也喜欢你;你知道她喜欢你,她也知道你喜欢她;你们形成了一种默契,你们眼睁睁地看着就要在一起了,但是你们始终还没在一起。这种感觉才是最美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鲜花虽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然而,大部分人总是有着过强的占有欲,他们总是追求尽快、尽全地将对方占有。当两个人突破了最后那点儿距离之后,一切变得索然无味,心开始离得越来越远。这不就是当今年轻人的恋爱方式吗?
关于友情,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是欣赏彼此的长处,懂得对方的不容易,就这么互相欣赏和关注着,虽然不天天在一起,但是当你需要帮忙的时候,他能伸手;当他有需求的时候,你懂他想要什么。这是一种默契,也是两个人最好的关系。
我平生工作和社交过程中,也遇到过不少人。他们当时会很欣赏你,然后迫不及待地表示想马上和你合作。其实,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占有,因为他们想立刻“利用”你的价值。
每当对方表现出这种动向,我总有一种想退缩的感觉。因为真的太快、太盲目了。
无论是恋爱还是社交,都和跳舞一样,要在互动中找感觉,你先进一步,他退一步;你再退一步,让他进一步,两个人要在互动中找到那种感觉,然后循环下去。如果两个人一直紧贴着,那都会很难受,更别说施展自己了。
另外从人性的角度来讲,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真的很微妙:你陌生一些,他敬畏你;稍熟悉一点,他就拿捏你,因为你的七寸已袒露在那里。一个人一旦在别人眼里一览无余,只会徒生厌倦。
切记:这个世界,唯一能最熟悉的人,只有自己。无论对方是谁,在他面前城门四开,都是一种大忌。
这就叫人性,是一门生活的必修的艺术课。
无论你多么伟大和了不起,如果一个人整天陪着你吃喝拉撒,和你一起讨论柴米油盐酱醋茶,完全融入你的生活起居,时间长了,你在他眼里和一个凡夫俗子没什么两样,再大的功德也会冲淡。除非你本身就不食人间烟火……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名人娶了“粉丝”,有些人费尽周折嫁给了自己的偶像,但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如果你崇敬一个人,想让他做你的人生导师,请离他远一点儿,这样你才能恭敬他,他才能度得了你;同样,如果你真正喜欢一个人,想永远那么喜欢下去,也不要试图立刻去占有他,也不要总是想着去娶她或者嫁给他,否则你对浪漫的憧憬和向往早晚会消散。
我至今对一件事记忆犹新,那是十年前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有一次老板请我们吃饭,其间他在介绍嘉宾的时候,其中有一位女嘉宾,介绍完之后他补充了一句,这是我太太。我当时很惊讶,一般人介绍自己老婆都是很随意的,他竟然那么有礼貌。后来同事告诉我,他们夫妻之间一直相敬如宾,直到现在他们的家庭都很美满幸福。
的确,相敬如宾才是夫妻最高境界的相处之道,但是大部分人都搞不明白这个道理,总以为夫妻之间就应该不分你我,然后互相指责乃至嘲弄,所以到了最后都在对方眼里一无是处。
夫妻是这样,同事之间,朋友之间、恋人之间也是这样,给彼此留一定的空间,还各自一点儿自由,让各自多点儿想象,岂不是更美?
每一个人,都要懂得给自己设置一条界限,同时也要懂得别人的界限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