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做一碗双皮奶...

文/魏千洛

特想吃双皮奶。

外面的过甜,于是打算自己试试。

完全不下厨的我,累计厨龄3个月而且还是在遥远的2012年...开始第一次做双皮奶。

我有个极好的习惯,学新东西,第一次一定严格按要求来,第二次开始自由发挥。

所以一般第一次都是100分(嗯,别告诉我什么是谦虚,哈哈),第二次径直下降到80分以下。

通常在成功第一次后,会在同一天反复练习,直到跳过100分,直接50分,再回到80分,圆满。

100分是知道正确的做法最严苛的要求会做成什么样;

50分是尝试,看哪些步骤是最关键的步骤,不可更改,如果革新,最差能差到什么程度;

80分是简化,最简单易行又达成结果的方法究竟可以优化简化到何种程度,方便以后复用。

好了,试验开始。

三元的全脂奶,600ml;

生态鸡蛋,2个;

红糖,小小勺,要半勺,额,因为没有白糖。

准备:

1.取2个鸡蛋的蛋清。

2个鸡蛋,只要蛋清,不要蛋黄。

忘掉那些什么复杂的蛋清提取器,懒人提取蛋清,只需要一个空矿泉水瓶,倒立过来,掐住瓶肚,一吸,蛋黄就进瓶里了...

2.打匀蛋清加糖;

2个蛋清轻轻打匀,待用。

我总结的匀:蛋清打散,以不起沫为宜。

加入红糖,搅拌,煮前我着实担心了一下双皮奶的颜色问题,但衡量了一下奶和蛋清的毫升数,我安慰了一下自己,应该能中和成白色。

3.弄个可直接加热的锅,我用的是16cm的WMF双耳炖锅,倒入约600ml全脂奶,小火煮;

作为一个不太有耐心的人...

站锅边等奶热是不大现实的,就在我看了几篇文章后,糟糕地发现,奶被煮沸,出现了泡沫。

而百度上说,小火煮奶,不可以煮沸,因为这样不会形成奶皮。

咳...

善于变通的我,将起了的泡沫奶全部盛了出来,上面薄薄的一层泡沫清除后,下面又是正常的奶,还是热的。

再重新小火加热,盯了约3分钟,发现奶开始聚拢发皱,有结成奶皮的前兆。

4.关火,放凉,等奶皮形成;

关火后,很快就能看到明显的凝结的奶皮,用刀轻轻的刺破奶皮一侧边缘。

5.将奶倒入蛋清的碗中;

从刺开的边缘倒出大部分的奶到加糖蛋清里;

奶不能全部倒出来,要留一部分,不然奶皮会沉到碗底;

这样顺序是,少部分奶在底部,上面是一层厚实的奶皮。

6.搅匀奶和蛋清,完美的白色;

7.将这完美的白色液体再倒回刚那口小炖锅,慢慢倒,顺着刚刚刺破的口子,你会看到刚刚的奶皮浮了上来;

8.找口能放下小炖锅的锅,加水,把小炖锅放进去,小火炖,炖15分钟左右,用刀扎一扎,厚实的固体;

9.完美的双皮奶出炉,当当当当...

哎,改天我得换个美点的容器来拍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