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高考,理科数学全国一卷要沸腾啦,虽然说在高考这个选拔性的考试里命题人的思路总是会不一般,但万万没有想到的居然是概率压轴!当然,这同时也给我们发出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清楚的记得有许多高二高三的学长学姐们都说:“哎呀,概率很简单的嘛!”甚至还有许多人认为必修三可以不必认真听讲,自学做题就好了。所以说广州许多中学都把必修三放到必修模块最后一个学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在高一这个特殊的打好基础的时间段,将函数和几何部分尽早讲完是有利于为后面的选修模块教学的落实与提供经验,这也是为高考中按常理本该出压轴大题的曲线、导函数的冲击铺好一条路。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现如今数学教学上的某些漏洞,否则不可能会有那么多人诧异概率压轴。但是,这又恰恰只是现如今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缩影。譬如说,大理生不重视文科的学习,在文科课上做些不相关的东西,课后文科作业也不认真做。然而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做的后果不乏悲惨的后果:浙江状元由于文化课拿到C不能正常进入清华北大……这些都是过于盲目追求主要的事物和目标从而忽视了次要的东西与许多细节。相信大部分人往往都只留意书本中的关键知识点,从而忽略了其他东西,例如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等。这种现象从某种程度某种意义上解释了为什么高考在前几年要改课标,也侧面诠释了高考改革的合理性所在。
在2017年的理综中,生物就开始出现了实验设计题,这一考就是考到了2019年,命题人的目的明显就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同时,考察学生对于原理的理解与相关运用并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思路。这恰恰就是平时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同样的,在今年的概率压轴里面,大量的材料阅读就是考察了学生的提取信息能力与原理转换应用的能力,而并非简单的套公式计算罢了,同时也是对于学生平时是否听清楚挺认真课堂上老师所讲的概念与例题、实际问题的讲解的考察。我们也不难从中看出有时一些次要的东西可能也决定着你的路的走向。
所以我们要脚踏实地,顾全大局,全方位发展,做个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