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南阳街道的居民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萧山区中医院的叶美燕,是一名健康管理师,也是国家营养指导师,非常高兴能在这个结营仪式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体重管理的成果与心得。
在过去的半年里,我看到了大家的努力和坚持,也看到了很多朋友收获了更健康的身体和更愉悦的心情。今天,我想从两个最贴近我们生活的小问题出发,为大家送上两份能让体重管理事半功倍的“礼物”。
第一个问题:从专业角度看,减肥过程中最容易忽略的饮食误区是什么?
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吃得太油”或“吃得太饱”,但根据我的观察,有一个非常普遍却又极易被忽视的误区,那就是:
“隐形糖”和“高升糖指数(GI)食物”的过量摄入。
大家可能会说:“叶老师,我很少吃糖果、不喝甜饮料呀!”但问题恰恰就藏在我们觉得“很健康”或“无所谓”的食物里。
什么是“隐形糖”?比如我们早餐常喝的风味酸奶、果粒酸奶,里面添加的糖分可能远超你的想象;还有各种沙拉酱、番茄酱、烧烤酱;以及被认为是健康零食的果蔬干、部分全麦饼干等。
什么是“高GI食物”?比如我们常吃的白米粥、白面条、白馒头、精制面包等。它们消化快、吸收快,吃完后血糖会迅速升高,刺激身体分泌大量胰岛素。而胰岛素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促进脂肪的合成与储存。
这个误区的危害在于:你可能吃得不多,也不油腻,但这些食物会让你的血糖像坐过山车,峰值之后就是快速的回落,导致你很快就又感到饥饿,从而想吃更多的东西。长期如此,不仅脂肪容易堆积,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让减肥变得越来越困难。
所以,我的专业建议是:
1. 学会看配料表:购买包装食品时,留意“白砂糖、果葡糖浆、麦芽糖”等字眼,它们排得越靠前,说明添加糖含量越高。
2. 主食做“加法”:在做米饭时,不妨加一把糙米、燕麦、藜麦或者豆类,用“粗细搭配”来降低整体的升糖指数,饱腹感更强,更抗饿。
3. 改变进食顺序:尝试 “汤-菜-肉-主食”的顺序,先用清淡的汤水和蔬菜填充胃部,增加膳食纤维,再吃蛋白质(肉/蛋/豆制品),最后吃主食,这样可以有效平稳餐后血糖。
第二个问题:分享一个简单又实用的“减肥小妙招”
今天,我想分享一个几乎零成本、随时随地都能做,并且被无数研究证明非常有效的方法,我称它为:
“餐前喝杯水,专心吃饭菜”
这个方法看似简单,但包含了两个核心要点:
第一,餐前喝一杯200-300毫升的温开水。
这不仅能给肠胃“预热”,更重要的是,它能占用一部分胃容量,产生一定的饱腹感,自然而然地让你在正餐时不会因为过度饥饿而狼吞虎咽、摄入过量。
第二,也是更关键的一点:吃饭时,放下手机,离开电视,专心致志地品尝你眼前的食物。
我们很多人都有“边看剧边吃饭”的习惯,但大脑在处理视觉信息时,对“饱”的感知会变得迟钝。你可能已经吃够了,但大脑还没接收到信号,导致不知不觉就吃多了。
专心地吃饭,能让你:
更好地感知饥饱:仔细咀嚼,感受食物的味道和质地,你的大脑就能更准确地判断“我吃饱了”,并及时叫停。
获得更大的满足感:用心吃饭,即使吃得不多,心理上也能获得充分的满足,减少餐后还想找零食吃的冲动。
这个小妙招,不需要你改变吃什么,只需要你改变一点点“怎么吃”的习惯,就能从物理上和心理上双重助力你的体重控制。
结语:
朋友们,健康的体重管理不是一场痛苦的战斗,而是一次通往更好生活的旅程。它不在于某个极端的方法,而在于这些融入日常的、小小的、正确的选择。
希望我今天分享的“避开隐形糖”的忠告和“专心吃饭”的小妙招,能成为大家未来健康生活中两个得力的小工具。
感谢大家的聆听,也再次祝贺大家顺利结营!愿我们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拥有更棒的身体和更灿烂的笑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