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犬吠》浅识

            《聆听犬吠》浅识

                    王新运                                                                此文的文眼为“聆听"。聆听,为细听,品听,动情地听,倾心地听,敬畏地听。读了两遍,读出以下意蕴:

        一、弦外之音,是在挑战。并无微言大义的《二泉映月》《病中吟》《百鸟朝凤》《空山鸟语》等等可以是绝唱,为什么长留记忆中的家乡犬吠不可以是绝唱?可以设想,如果把本文描述的犬吠,用口技的形式搬上舞台,能不能引爆剧场,几乎不用猜想。为什么?因为是天声,是地声,是生命之声,必然是从心打透之声。

        二、“聆听",至少蕴含以下层面的敬畏。

        第一层,敬畏生命。无论是大狗小狗,还是恶狗癞狗,都有个性,都有自已的喜怒哀乐,活着,就要发声。发声了,就是“绝唱”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层,敬畏生存。存在的就是现实的,现实的就是客观的。不论是哀啭的,悲泣的,还是粗壮的,骄横的,都是生命的表现形式,都是不可逆转的生存状态。

        第三层,敬畏大千世界。犬吠的丰富多彩,气象万千,就是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气象万千。如果大千世界只有一种色彩,一种声音,那么,世界就只能是干枯的世界,死亡的世界。

      第四层,敬畏人生。少年时的“聆听",几乎伴随一生,直至老年,甚至愈演愈烈,乃至情之所至命笔成文,结晶为情思的美丽。这种不断发酵的″聆听"给予作者的是“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人生唤醒,是“风急忽疑星欲坠,舟移如与月同行"式的诗意撞击,是“強烈印象”的升级和升华,是感受美飞跃为思想美的激荡和燃烧。

        第五层,敬畏大自然。哲人说,锺灵野趣的,才是天国的;野生的,才是珍稀的;原生态的,才是最宝贵的。征服自然,并不是随意扭曲和破坏,而是要顺遂自然,珍爱自然。热爱自然,实际上就是热爱人类自已!

        以上各层意蕴,都包含在“聆听"里。“聆听"越美妙,越多彩,则此意蕴越深厚。同时,本文的终极旨趣即对家乡的爱并生发为对祖国的爱对生存发展未来的爱,也就表现得越充分。

        犬吠,为画龙,聆听,为点睛。聆听犬吠,同时是写爱的独特角度。小题材大意蕴,是此文的致力点和制高点。

        以上仅为浅识,不当之处在所难免,乞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