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小城依然闷热,教室天花板上的老旧吊扇有气无力地旋转,搅动着凝滞的空气与学生身上的淡淡汗味。师小瑶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目光越过操场上被热浪扭曲的红色跑道,投向远方灰蒙蒙的天空。
这是她转学来的第二周。
下课铃声撕破了沉闷,教室里瞬间喧闹起来。学生们放下手中的课本,欢快地跑出教室,于是教室、走廊里立刻充满了浪潮般的笑声,可是攒动的同学在接近她时,都会自动分流,绕道而行。
师小瑶低头假装整理笔记,中性笔在指间无声转动,一圈,两圈......如同她在这里度过的每一天——循环而孤立。
“师小瑶,放学后我们要排练运动会入场式,你也一起来吧?”前桌的女生忽然回头,笑容标准得像礼仪手册里的示范图片。
“好的。”她轻声应道,心里却清楚这不过是班委分配的“关怀任务”。上次排练时,她像个误入舞台的观众,始终跟不上节拍,最后被安排举班牌——一个只需要走路不需要配合的角色。
第四节课是语文。老师走进教室时,腋下夹着一叠作文本,最上面那本封面上熟悉的字迹让师小瑶心头一紧。
“上周的作文《远方》总体写得不错,尤其要表扬师小瑶同学。”老师的声音让教室安静下来,“她描写草原的辽阔苍茫,非常动人,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几十道目光齐刷刷投向角落,师小瑶感到脸颊发烫。她没想到那篇自己并未深思熟虑的作文会被当众表扬。
“不过,”老师话锋一转,“结尾这句‘我就像一只南飞的候鸟,在孤独中怀念草原的风雪’——情绪是不是太低沉了?少年人应该朝气蓬勃嘛。”
教室里响起几声窃笑,中性笔在师小瑶指间突然静止。
放学后,师小瑶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夕阳将走廊拉成长长的阴影,她听见办公室传来老师们隐约的谈话声。
“......师小瑶那孩子确实不容易,父母离异,只能来这里跟着年迈的姥姥......”这是班主任的声音。
“但她总这么独来独往也不是办法,看着挺孤僻的。”另一个声音说。
脚步声临近,师小瑶迅速转身向楼梯口走去,心里泛起一丝苦涩。他们说得对,也不对。她不是孤僻,只是失去了熟悉的坐标——故乡和亲情,在陌生的天空中迷失了方向。
运动会的日子很快到来。开幕式上,各班方阵依次走过主席台。师小瑶举着九(1)班的牌子,步伐标准却机械。经过看台时,她听见看台上传来清晰的议论:
“那就是从草原转来的学生?好高啊。”
“听说以前是学校的学霸,怎么转到我们这小地方来了?”
“应该不适应吧,看她瘦弱的样子。”
......
这些话语像一块块小石子投进她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漪。
师小瑶怔怔抬头,那一刻与天空中的一群南飞的候鸟产生了奇妙的共鸣。它们正在南迁,寻找着暂时的栖息地,声声鸣叫似乎在呼唤着故乡。
她的手指收紧,班牌被她举在脸的正前方。
运动会开始后,林小瑶躲到看台最角落,拿出英语书假装背诵。她报名参加的三千米跑被安排在最后,那是她最后悔的选择——为什么要在不擅长的领域自取其辱呢?
“请参加女子三千米的选手到检录处检录。”广播响起时,林小瑶深吸一口气,走向检录处。
随着发令枪响,人群如脱缰野马冲出。师小瑶很快落在最后,小城的湿热空气像棉絮堵塞着她的呼吸道。草原干燥凉爽的秋季在这个时刻成为遥远的奢望。
第二圈时,她已经呼吸困难,耳边只剩下自己沉重的心跳和脚步声。看台上的加油声模糊成一片嗡嗡的背景音。
第五圈,意外发生。左腿突然抽筋,剧痛让她踉跄几步,最终跌倒在跑道上。医护人员急忙跑来,她却推开他们的手,试图站起来继续——哪怕走也要走完。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离开看台,翻越警戒线跳进跑道。他是陈兵,班里那个总是独来独往的男生。
“我陪你跑完。”他简单地说,没有多余的安慰或询问。
林小瑶惊讶地看着他。他们从未说过话。
疼痛稍缓后,她重新迈开步伐,陈兵保持与她相同的节奏跑在外侧。渐渐地,看台上本班的同学一个接一个跳进跑道,形成了一支特殊的陪跑队伍。
“最后两圈了,加油!”学习委员在她右侧喊道。
“就这个速度,保持住!”体育委员嘱咐道。
“师小瑶加油!九(1)班加油!”不知谁带头喊起了口号。
那些曾经绕开她的笑声如今汇聚成支持的力量,那些曾经评判她的目光现在充满鼓励。跑道外侧站满了同学,每经过一个区域,就有新的加油声加入。
最后一百米,疼痛奇迹般消退,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注入她的四肢。师小瑶加速冲刺,同学们欢呼着跟在她两侧,如同护航的机群。
越过终点线的瞬间,掌声雷动。她弯腰喘息,汗水滴落在红色的塑胶跑道上,开出一朵朵深色的小花。
“给你。”陈兵递来一瓶水,顿了顿补充道,“我去年从汉中转学过来,也经历过这段时间。”
林小瑶惊讶地抬头。原来他不是本地人,也是一只“候鸟”。
“你怎么适应的?”她忍不住问。
陈兵指向天空:“南方北方,不过是生命旅程的一个阶段。我们一定要乐观,学会善待自己。”
那天傍晚,师小瑶独自登上校园后的小山丘。远眺处,灯火初上。天际线上,最后一抹霞光中,又一群南飞的候鸟掠过。
她忽然明白了什么。
她从口袋中掏出手机,给北方的老朋友发了条消息:“这里的天很蓝,云很白,同学比想象中友好。我还发现了一座可以看日落的小山丘......”
很快,回复来了:“真好!期待你回来讲讲那里的故事。”
下山时,远处的路灯依次亮起,如同地上的星河。师小瑶抬头望去,这次她没有感到孤单,而是有一种久违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