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0日 周三
挪威的峡湾是大自然的奇观,无法想象区区三十八万平方公里的挪威居然有两万一千公里海岸线,比中国还要长三千公里,简直够上绕地球赤道半圈了。说Hellesylt是盖朗厄尔峡湾尽头最美的小镇我觉得当之无愧。
来这里的游客中有不少背包客,或是专门来这里徒步的和玩皮划艇等水上运动的欧洲人。至于像我们这种不满足走由旅行社安排的典型路线而踏入这片秘境的少之又少。看网上有很多人在写他们来挪威看峡湾的经历,最厉害的是一周玩转挪威四大峡湾,但以挪威地理特征之复杂和交通之大不易,这样的疯狂旅游跟我们大异其趣。
挪威是世界峡湾王国,全世界除了澳洲有些峡湾外,看峡湾之胜非挪威莫属。当你展开一张挪威地图,整个西海岸的海岸线完完全全是“支离破碎”得不像话,这是一场场以数亿年时间跨度计的战争----大海跟陆地间的战争---之结局。大海用它汹涌的力量不停地企图吞噬大地,大陆则以其砂岩之躯拼死抵挡着海浪进攻,双方你来我往,来回拉锯,最后达到自然界各大力量的平衡,于是陆地被大自然的创造力切割成了如今的奇观,海水蜿蜒着延伸到了内陆,像网状的血管滋养着大地,峡湾诞生了,如此壮观,如此美丽!在大自然面前,我们除了赞叹,唯有承认自己的渺小!只有亲眼目睹过峡湾的壮观,方知一些认为它跟长江三峡差不多的看法已谬以千里。
峡湾虽美,终非久留之地。今天我们将一路狂奔,目的地是挪威首都奥斯陆。房东Ottar在来信中又给我们推荐了他认为的最佳、还是最省钱的路线,先坐11:20分停靠小镇的巴士15-250,车沿60号公路到斯特兰达(Stranda),换坐渡轮到利亚比格达(Liabygda),然后坐15-210到Linge FK, 换15-211沿63号公路经过挪威蜀道精灵之路(Trollstigen)抵达翁达尔斯内斯(Andalsnes),是不是有点眼花缭乱,别急,还有两段火车路,先坐观光火车从翁达尔斯内斯到Dombas,最后换乘直达奥斯陆的火车。这条路线不仅路线短,而且有时间在著名的小镇翁达尔斯内斯休息或逛逛。
一开始我觉得不如坐渡轮回盖朗厄尔直接换15-211岂不直截了当?但是想来想去还是采纳了Ottar的建议,网上的意见应该敌不过当地人的经验。果然,一路走一路惊艳,无论是斯特兰达的码头,还是瓦尔河谷,就景色而言丝毫不逊色于盖朗厄尔一带,而且人更少,一切更自然,说白了,不是常规的旅行社路线罢了。
一路换乘的主要困难是心中没底,不知道那些说好的车和船会不会如期而至,哪怕一程误点,产生的连锁反应就会有大麻烦,要知道当地的公共交通大多每天仅仅一、二班而已。但所有的担心事实证明都是瞎操心,一切都在正常运转,所有衔接都相当顺利,而且司机也会热心地帮我们排忧解难。在利亚比格达下渡轮后坐上15-210,本来应该在Linge FK下车直接换15-211,但是司机听说我们去翁达尔斯内斯,建议我们坐到瓦尔河谷(Valldal)再换同一部车,那是15-210的终点站,也是个风景宜人的小镇,在那里的咖啡馆等车(50分钟)远胜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Linge FK车站。果然,我们又赶上了一处风景宜人的湖边美景,临海凭风的咖啡馆,不但让我们休息得很好,顺便还把午餐解决了。
去翁达尔斯内斯的15-211车在一片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驶,不时路过一片片绿草如茵的大牧场,间有溪水淙淙,野鸭浮水。这时远远看见山头云彩缭绕,崖边有个汽车站,司机告诉大家汽车将在这里停留二十分钟,以便大家到观景台去看看,下得车来,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从悬崖边的观景台进进出出,匆忙走去,崖底正是盘旋蜿蜒的整条精灵之路,观景台朝向山谷的一侧全是落地玻璃,往下看也会腿软,仿佛是专门用来测试游客胆量的,然而这里风景绝佳,群山、峡湾、瀑布一览无余。抬望眼,山峰奇俊,顶上冰雪依旧,与缭绕的白云混为一体。
自观景台往下就要经过整条路线的精华-----名闻遐迩的精灵之路,从海拔850米高的观景台俯瞰山脊上的这条路,宛如一条盘旋的龙。精灵之路得名于古老的挪威传说,据说挪威的山妖就住在这片峭壁森林里,保佑着山林世代茂盛,成为挪威人的庇护之神,难怪在挪威到处都摆着山妖的雕像。蜿蜒险峻的精灵之路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与另一条老鹰之路一样,都需要愚公移山般的精神才能造就,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十大公路之一。那段峭壁上的盘山公路共有11段Z字形急转弯,也称为发夹弯或鸡翅尖,在悬崖峭壁中走这条路将会充满刺激,这里的无限风光不在险峰而在急转弯。
据说每个发夹弯铭记着建设者的名字,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纪念为此牺牲的生命。山路之窄让每一次会车都看上去几无可能,每一次急转都会让人心悸,但却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美景。在连续几个大角度的急转弯后,一个大瀑布出现在眼前,飞流直下,訇然中开,这就是著名的丝蒂瀑布(Stigfossen)。尽管山崖只有八百多米的落差,但在短时间内以连续急转弯的方式经历巨大的高度差仍然惊心动魄。走完精灵之路下到谷底后,巴士很快就到达了翁达尔斯内斯小镇。巴士站紧挨着火车站,袖珍的火车站面朝开阔的峡湾水面,背后就是我们一路盘旋而下的山峦,这里又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生态小镇。
网上买的火车票一直没有机会打印出来,甚至连座位信息也没有,走进只有一个小厅的车站里,想找服务人员问一下情况,但见问讯处窗口挂着牌子,上午下午各服务2个小时,现在还没开门。既然还有一个多小时,我们也就到小镇上顺便走走。山沟沟里的小镇真的小,几条街就走遍了,坐在火车站前的长凳上,最后再好好看几眼峡湾。挨到16:00点,问讯处的窗开了,一问才知道,是我们担心太多了,只要把手机上的确认码给乘务员看就能上车,至于座位嘛,自己随便找。
上了车,才发现车厢里大部分座位都是空的,难怪人家连指定位置的程序也省了。在国内,大凡所谓的热门景点往往一票难求,假期高峰时还屡屡上演不文明的争抢殴斗,在这里,资源充裕到了一定程度,起码的规则也变得无关紧要了,人与人之间,要不文明和不谦让也难。这不,我们刚坐定,上来两位挪威人坐在我和儿子对面,他们好像突然想起了火车的行驶方向,就问我们要不要换位置,可以方便观景。
这两位挪威乘客自称是结伴出门的朋友,看上去在35-40岁的样子,显然他们对中国很感兴趣,一路上向我们提了不少问题,于是我们一路交谈,两人对这条都非常熟,每当路过好景好色都不忘提醒我们。他们两位中,一位是环境规划师,叫Geir,另一位是生物学家,名字不好记,忘了。Geir对中国的环保问题了解得很多,他说以前的北欧人在富裕后也是买大车,上下班开车和污染环境,现在骑自行车成了主流,既缓解了交通拥堵,又改善了环境,还顺便锻炼了身体,一举三得。看来环保的理念已经在年轻一代的心中扎下了根。我问他们那漫长的冬季岂不难受,Geir说习惯了就好,现在其实还挺盼望冬天早点到来,这样可以早点滑雪了。在冬季,下午两点左右就夜幕降临了,但对我们挪威人来说完全不是问题,有了又亮又省电的LED头戴灯,生活已经很方便了。我们经常带着头灯一路滑雪,每个人挪威人都喜欢滑雪,我们乐此不疲。
窗外的风景不时有很大的变化,森林,山川,在我们看来,现在是挪威的黄金季节,到处都特别漂亮,他们俩又时不时地告诉我们窗外路过或即将路过的美景,这时火车路过一条河,水流完全是浓浓化不开的绿,跟新疆喀纳斯河很像,我说,真漂亮,不过在中国的新疆也有如此漂亮的美景,唯一的差别那里基本上都是人山人海。我很惊讶这两位挪威人居然很熟悉中国,当然得益于他们曾经的浪迹天涯,生物学家说年轻时在南美待过几年,也去过不少亚洲国家。Geir年轻时也是个资深背包客,也打算找时间去中国看看。他们还知道中国人平时用不成谷歌,得用百度。
又路过一个大湖,从地图上看也是峡湾的一部分,只是这部分的水颜色很深,是高山湖泊特有的颜色,完全可以媲美于新疆的天池。景观火车的窗户玻璃特别大,是专门为了游客边乘车边观景而设计的,时间过得很快,Dombas近在眼前了,同一车站换乘去奥斯陆的火车不一会到了,我们与这朋友俩在车站握手告别,他们俩捕鱼度假结束,扛着渔网准备回家。
接下来的那段火车是我们熟悉的老式欧洲火车,乘客也比较多,需要对号入座。从Dombas到奥斯陆350公里左右,比上海到南京的距离略长些,国内的高铁应该在一个半小时左右,但这个旅程需要整整四个小时。欧洲的这些基础设施好多年未有更新,老式火车里也没有充电的电源插座,用了一天的手机,剩余的电已经告急也无计可施。
窗外崇山峻岭,没有特别的风景可看了,我们各自掏出书来读,但是走廊另一侧的非洲裔乘客却让我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大人都在电脑上看片子,孩子太无聊就在走廊玩耍,不时弄出响声,甚至在狭窄的走廊上翻起了筋斗,但她的家长始终充耳不闻,连孩子动作太大碰到我们时也毫无表示,这一幕跟大部分中国公共场所发生的事如出一辙。
忽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部片子,是讲盟军的特别行动队破坏纳粹德国设立在挪威深山老林中的重水厂的故事。当时挪威已被纳粹占领,德国大物理学家海森堡奉希特勒的密令研制原子弹,为了避人耳目,重水厂就藏在有百米落差瀑布后面,最后盟军的特别行动队在挪威滑雪高手的引路下及时摧毁了重水厂,使得希特勒的原子弹梦破灭了。那个或影响二战结局的秘密广场就在我们经过的这片密林中吗?我的思绪在乱飞。
火车抵达奥斯陆中央车站时是晚上22:04,车很准时,此时天色刚暗下来,但我们仍然可以清楚地扫一眼挪威的首都。一整天连轴转的交通还是平添了倦意,好在酒店就在火车站隔壁,办理入住间,抬头看街对面就是奥斯陆著名的地标式建筑-----设计成像一块浮冰的歌剧院。
订酒店时得悉我们今天入住的酒店Thon Hotel Opera离火车站和歌剧院都很近,但酒店就在车站隔壁,歌剧院就在马路对面,如此之近还是没有想到。洗去了一整天的疲惫,先休息要紧。